真相和影子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讲过一个关于洞穴的故事,一群一生都活在别人制造的洞穴世界里的人,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人为的,可是无人知道这一事实。
直到有一日,一个幸运儿走出了洞穴,慢慢地接触到广袤的真实世界。
从恐惧到欢喜,从相信黑暗到接纳光明,他需要不断地循环“自我肯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不断的破而后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孤军奋战,除了后退和崩溃,他只能向前。
假定他真的幸运的话,最后他会从此活在真实的客观的世界中。
如果这就是结局,一切都是很美好的,苦尽甘来,开启崭新的美好的人生之旅。
可惜没有,因为两个字,人性。
那位幸运儿有人性,解放自我之后,他想到了洞穴里依旧活在影子中的同伴们,他决定拯救大家脱离那个虚幻的世界。
他返回了,然后,他传播的言论变成了妖言惑众,无人信服,最后,他死了,死在他想要拯救的同胞手中。
他描绘的真实世界是未知的,他描绘的自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最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听起来太单薄,又太荒谬。
对于活在影子世界的人而言,虚假就是他们的真实,而且这份真实触手可及,有迹可循,安全稳定。
假戏成真就是这么来的。
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影子是假的吗?
不是,它也是真实的一部分,是光明的一部分,但若就此说它是真实和光明本身,那么这就是虚假的。
字如其人,于是多少人日夜苦练,只为写出一手好字;物以类聚,于是多少人拍马逢迎,只为挤进某个圈子;相由心生,于是多少人健身化妆,只为在这个看脸的社会获得更多的优势。
无论是字,外貌,还是交际圈,都只是你自身的一个投影,哪怕前些时间流传的“有图有真相”,最后也被证实掺杂了一堆假象。
那么文字呢?
心有所悟,付诸笔尖,一字一句,凝聚着作者的心魂,记实的,虚构的,达理的,也会有假的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真真假假的辨别之路上,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任何事物都很难有一个定论,真或假,对或错,就算厚重如历史,也难逃一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评论。
单就文字这部分而言,文字记录现实,但文字不是现实,文字只是现实的影子。
在写作者心魂上的那部分投影,加入了写作者的个人独特经历、独特思考所产生的情感因素,最后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写作者那时那刻所思所想,是写作者看到的部分现实,亦或是写作者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机械工作。
是真是假,已经不关乎文字所传达的内容,而关乎你站的立场,看的角度,和人生阅历。
在电影《砰然心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要将部分当作整体,整体是每一个部分的组合,整体的分数却不等于每一个部分的得分相加。
我想,认识事物也是一样,我们看到的都是部分事实,都是真相的影子,每个人都看到一部分,所以发出的声音有同有异,有其道理,也有其缺陷,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不断认识真实的过程。
而真正认识到真实本身的人,或许就在那些不同的声音中,或许已经死了,谁知道呢?
另外,或许我如今的所思所想有些拾人牙慧之嫌,前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但看过千遍都不如自己有所感悟之时写一遍,这颇似“结合自身体会写一篇文章”之类的题目。
理论生于实践而用于实践,既然它已生,我便偷个懒借来用用又何妨。
日光之下无新事,我们都是摸象的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