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失乐园第十七章老林的少爷生活
童年的老林主要是由一个年长的老妈子照顾。这个老妈子不是跟随主人逃出来的家丁的后代。
林家的规矩是家丁的男女婚配征得主人同意后可以自己做主挑选合适的对象,到了婚配的年龄就可以由主人做媒提亲了,生育的后代长大了还是在林家做工。因为林家的家丁自武将时代就曾参与过主人跟外族侵略者的死战,在逃亡途中又拼死击退匪盗的劫掠,护主有功,所以在来到古黄河滩的时候林家就给这些家丁一份土地,让他们有自己生产生活的能力,闲暇的时候还到林家来做长工。这样仁厚的态度让这些家丁们祖祖辈辈对林家充满感激,他们心甘情愿地依附林家,在林家大宅附近兴建屋舍,形成了对林家住宅的环抱状态。作为外来逃难人员,这个姓氏因为团结的密不透风从来不被当地的土著居民小看,欺负。
这位老妈子的父亲是唯一一个外姓的是长工,姓黄,是个没有爹娘的孤儿。从十来岁就四处要饭,后来跟着行脚的骡队混口饭吃。到了青年时期遇到林家买卖牲口的管家,因为精通牲口的配种,接生和切蹄工作被引荐到林家老爷做长工。
他是个牲口迷,不善言谈。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马,喜欢侍弄牲口,把它们刷洗得干干净净,养得肥肥壮壮的。而牲口是那个年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和生产工具。没有牛马驴,就不能对土地进行耕种,不能长途运载货物,还是重要的造粪机器。那时候没有化肥,只有树叶和稻草,而经过它们的屎尿沤过的树叶和稻草才是庄稼最好的肥料。只要有土地的人家就必须有这些牲口。骡子是后来单纯为了搬运货物而出生的,骡子是驴子和马杂交的后代,因为它们的父母所属不同,作为子代的他们不能繁育后代。中国近代史的动荡和货币的沉沉浮浮让普通老百姓已经意识到衡量财产的更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这些大型牲口的只数和田地的出产率。
那时候的牲口比人还重要,人可以忍饥挨饿,但是牲口不能。它们会嚎叫,会暴躁,被称为“不通人性”,着急了会发疯狂奔,还会竖起身子踩踏人,牛则会用角顶人,严重的会致人死亡。喂养牲口的人家要占住一个人来专门侍弄它们。负责割草的人早晨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去给牲口割草,铡草,用干净的井水把虫子和露水泥土淘洗干净再拌上麦麸子和大豆来喂它们,一天三顿都不能少。到了发情的季节,要花大价钱才能配到优良的品种,生出来的小马驹和牛犊子干活才会有力气,少生病。因此有个懂行的人来照顾成群的牲口是每一个地主的愿望。
老黄来的时候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孤身一人,林家老爷就把村子西头独眼寡妇配给他做老婆,让他成个家才能安心的在林家待下去。独眼寡妇因为小时候跟同伴玩闹的时候被同伴刺伤了眼球,房水完全泄露,一只眼睛就这样凹陷下去,长大后才嫁给了林家最不被人看好的瘸腿男人,还没两年男人又死于肺病,也没有给她留下一男半女,孤零零地独自住在村子西头河边的两间茅草屋内。因为没有男劳力,田地的耕种都是问题,生活过得非常艰苦。但是古黄河滩的百姓是不时兴改嫁的,当时的传统是“一女不侍二夫”,只要嫁了人,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而且忠贞不二。
寡妇跟老黄两人后来生下一个女儿,长得跟西洋画上的女娃儿一般,两口子心肝宝贝一样地爱着。这哪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小姑娘6岁的时候来到马槽前,用手抚摸马。那匹马起先温顺地任由她抚摸,又用嘴去轻咬小姑娘的头发,小姑娘就缩着脖子嬉笑着躲闪。后来也许是春季动物们发情脾气暴躁的原因,它突然发飙,咬住小姑娘的耳朵使劲地往下拽。又把她按在石槽上来回磨擦。等到老赵听到女儿哭声跑过来的时候,就见到女儿掉了一只耳朵,脖子上还被撕下一块皮,脸上血肉模糊,在石槽里疼得打滚。老黄愤怒地用棍棒打死了那匹马,但是一切已经无济于事,女儿的脸已经破相。她注定了不能像其他的女孩那样过平凡的生活了。
黄姑娘的伤口长好后脖子不能灵活地转动,头也只能歪着。因为生得眉眼还清秀,长到结婚的年龄就被东庄的一户贫农看中结了亲。那户人家的儿子据说不是亲生,而是买来的耍猴人的后代,性情暴虐,总是动辄对黄姑娘一顿拳脚。黄大姐起初觉得是自己长相不好自卑不敢吭声,忍辱负重地待到生产。她生下一个男孩 。小孩子白白嫩嫩的让人看了煞是喜欢,她仿佛看到了日子的盼头。她日夜看顾着,保护着,生怕有半点闪失,但是这个承载了她的整个生命的希望的婴儿却在满月后不久的一个黑灯瞎火的夜晚让她男人给压死了。黄大姐哭天抢地,精神恍惚了半年才回过神来,坚决要求跟她那个游手好闲的男人断绝关系。
老黄央求林家接回女儿的时候正值老林的爷爷为老林的父亲物色保姆,宅子里的几个女仆年龄都大了,做起事情来都慢慢悠悠,坐下来就会打盹,需要有年轻力壮的人来从事洗洗浆浆,缝缝补补的杂活。老黄从接回女儿就没有打算再让她离开自己,他认为妇女改嫁从古至今都不是坦途,要受歧视,遇到的男人会每况愈下。与其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受气挨打,还不如就在自己的眼前平平安安少受风波过一辈子。此时他女儿的名字已经改成“黄大姐”。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了解这“黄大姐”这样的称号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婆家村上人称呼媳妇的,那时候不兴称呼其名,只在姓氏的后面加上娘家的排行,老大就是“大姐”,老二是“二姐”,老三是“三姐”,依次后排。这黄大姐就在林家住了下来,勤勤恳恳地干些杂活。她跟老妈子们到河里去洗衣服,到田地去割草,纺纱织布,缝缝补补,洗洗浆浆。平静的日子让黄大姐恢复了元气,脸上露出笑容。她喜欢小孩,有空就逗弄宅子里的孩子,有空就抱抱他们,追在他们后面照顾他们。后来有保姆被辞退后,黄大姐就专职照顾林家成群的少爷和小姐。这其中就有老林的父亲和姑姑们。
随着岁月的加深,少爷和小姐们都已经长大结婚生子,黄大姐也变成了黄妈妈。到老林出生的时候黄妈妈已经年过半百,完成了奉养父母的任务,只剩下孤身一人住在林家大宅子里一个耳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