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切的根源(第七次谈知行合一)

2018-08-18  本文已影响136人  你先走
你是一切的根源(第七次谈知行合一)

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同样的错误,我总是一犯再犯。

你的心之外没有世界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
这个系列前期反复讨论的就是,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无非是自己的感觉生成系统制造的产品。

你的心之外是没有世界的,世界是你构建出来的。

王阳明问:在山里的岩石间长着一棵开满了鲜花的树,你没看到它之前,这棵树存在吗?这就是著名的岩中花树的故事。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意思就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花什么事都不能干,你就也什么事都不能干,如同不存在;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花的颜色才被显现出来。

这就好比,世界上是没有“颜色”的,只有不同波长的电磁波——“颜色”是我们的眼睛特有的构造机制跟电磁波的一个化合产物。“声音”也是一样,只是不同波长的声波——“声音”是我们的耳朵能够接受到的频率的产物。你再看嗅觉、触觉这些不也如此吗?

王阳明是想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世界相当于一个显示器,你的心是什么样子,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子。

简单概括就是:你对世界的看法并不一定是世界的状态,它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状态。

王阳明的整个哲学就叫“心学”。他认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改造世界,要跟这个世界相处,其方法就是改造你的“心”。

因为你的世界、你的境遇、你的命运都是由“心”塑造出来的,或者说,它们都是你自己的产品——也就是“你是一切的根源”。


云端决定终端

当我们换一个手机或一台电脑登录微信、微博、QQ等软件时,我们的好友、朋友圈、空间动态并不会改变或消失。

更换终端(手机或电脑等)改变不了,只有接上服务器修改后才有效,也就是改变必须在云端。

端的状态取决于云的状态,而云是一个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存储和编辑中心,它始终决定着端的命运。当新的端出现,或者说新的环境、事件出现的时候,云的状态会自动同步到新的端和新的世界里。

佛教的“境由心生”,是说人的外在世界,也就是所谓的“境”,是由“心”产生的。用“同步”的观点看就是,外在世界的状况是由“心”这个存储和编辑机构同步出来的一种状态。你想改变境就必须改变心。

在生活中,“同步”的现象很普遍,比如我们费了很大的劲儿做一件事情,本以为是一件新的事,但在别人看来,还是在做一件“旧事”。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永远在重复同一件事情,却一直盼望不一样的结果,这叫心智错乱”。

比如,有人变得有钱了,觉得自己的品位也应有所提升,就不惜血本买了一件很能代表他“消费升级”的衣服,但其他人看到这件衣服,却都认为这不就是你从柜里随便拿出来的一件衣服嘛!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即使你有了钱也付出了成本和代价,但你的认知没有升级,消费也就没有升级。


云端与终端的高宽带专线——习惯及其生物学机理

人脑有大约860亿个神经元呢,任意两个神经元的连接,都是相当随机、极其偶然的。但它们遵守一个规律,那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次数越多,带宽就越大,固定性就越大。

你偶然看到一个知识,觉得很有道理,但只是某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一种弱连接,就像你在飞驰而过的高铁里一晃眼见到的一张面孔。如果你反复琢磨和运用一个知识,就能建立强连接,就像你与一个密友经常一起划拳喝酒,有了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

所谓高手,正是针对某个问题,形成了这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高带宽的专线联系。如果你有这种高宽带的专线联系,一说到某个东西,当别人还在茫茫860亿个神经元中求配对的时候,你一瞬间就解决了。别人不知道这个机制,就会觉得你很牛逼,其实只是你的大脑里拥有了一个高带宽的专线。

《习惯的力量》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习惯是一种高带宽的专线。有时候你出门,刚到楼下就想“好像门没锁”,等你再上去的时候,发现门是锁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在你反复重复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已经建立了极其固定的快捷方式,这是自运行程序,它以你的意识觉察不到的速度,把一连串的思维和行动在一瞬间完成了。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再看为什么要刻意练习,其关键是练套路,练习某个固定套路就是针对特定那部分神经元的综合演练,每练一次,神经元之间的触手勾联越紧密,带宽俞宽。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从“同步”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行”是“知”的同步。
既然心外无物,物是心的产品,行动也就是心的一种同步状态,你行动的效果、成败都取决于心的状态。
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知”字的左边一个“矢”——射箭的意思,右边一个“口”——目标之意。“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这个“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

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但其实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

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就能射中那个靶子。所以,与其说“知”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不如说知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但既然是状态,就需要酝酿;是设备,就需要组装;是储备,就需要积蓄。

而云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改变云端需要从实体的终端入手,即不断地“行”——“学习”——“训练”——“建立高带宽”——“改变云端”……

由此可见,“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其实很荒唐。
请问,你读完一百本恋爱圣经,就能追到梦中情人吗?看完一百本投资宝典,就能百战百胜吗?不可能。

用射箭的例子来说就是,你“懂得的道理”只是“矢”,还没有射中目标“口”,也就是不是“知”。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再谈一个例子。换手机我们的微信好友可以同步,这是从知到行;新增好友需要用手机添加,这是从行到知。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用“矢”——练习射箭,这是“知”的开始,当你能射中“口”的时候,就做到“知”了,就是未发动的“行”,就可以随时射中目标。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文为《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学习笔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