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学姐,痴心不改
我的姐是个语文老师,是个把语文老师这个职业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人,也是个将学问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境界的人。
我常觉得她活着就是为做学问来的,是个“知识饥渴症”患者。
她自己也说,没办法,我是个受虐狂,我一天不读书就像几天不洗澡一样难受。
她的自律程度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我常戏言她是全中国最勤奋的人,哪知她说,哪有呢,我那些群里的人可有比我勤奋的呢。
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追求卓越,没有止境。
追溯到语文老师以前的姐,大学毕业后曾任专科学校教务副主任,拿了一摞奖状后,竟嫌工作不辛苦,角色转型为带着毕业班的高中语文老师,其中挑战和压力可想而知。
望着学生们求知若渴的清澈眼睛,她不由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每天晚上十二点睡觉,啃着新华字典到深夜,她说“延长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我要把那几年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家长把孩子们送到学校,意味着把前途命运交到我手上,我不能有一丝马虎!”。
带了一届学生后,用力过猛的姐生病了,不得不离开她热爱的讲台和学生。
恢复健康后,她屈服了命运的安排,激流勇退了,选择了去外地陪读。
自己不由地感慨一番,以前忙于工作就顾着教,教育别人的孩子了,误人子弟一说,到底是误了自己的子弟了,第二个孩子不能再耽误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陪读中,好学上进的姐不知咋就打听到了老年大学这个平台,又开启了她炼狱般的的学习模式。
于是开朗活泼的她,温馨又从容,又融入了那一片最美的夕阳红中。
老年大学本是休闲娱乐的学习氛围,却被她演绎成“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她身上,你会体会到,因热爱、坚持和全力以赴,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在这里也闹出了很多乌龙事件。
姐每天都有课,而且,每个班都坐在第一排最中间位置。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一次书法课,书法老师向着全班同学,扬着手里厚厚的一叠宣纸练习纸,深沉地说道,我很感动,这是我们班某某某的作业,别人写一页,她就写一摞,敢问这样的同学成不了书法家,谁能成?
还有一次,姐竟然把所学书法字帖《龙藏寺碑》,一字不差的背诵了下来,惊的众人是目瞪口呆!
画画班,也是同样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书法老师对她颇有微词,建议她,学贵精不贵博,她却觉得,世間学问甚多,吾不读书,何由知之?
虽五音不全,但是姐没有放弃音乐课。每次小组上台练唱时,她唱的最认真,声音最洪亮,常成功地把调子带跑,音乐老师气的直喊停,重来,又一次带跑,她却不自知……
我劝她别学了,不料她兴奋的说,我课后请教过老师了,老师说五音不全靠着刻苦练习,是能学会唱歌的,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我却连连叹气,赏识教育也难免会走入误区!
从此姐每天早起,到公园,选一高处,抚肚发声,练唱高难度《九儿》。
三年过去了。她离开老年大学,生活重又步入了正轨。
我们想着,这下她可再也不用提“上课”二字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姐又发现了线上教育“大鹏”书法学院。
又如火如荼开始了她前所未有的上课模式,这下,我们真是醉了……
她报了三年的课程。真是学三年,习三年,学习学习又三年。
这个线上教育机构,更合她意,因为除书法,绘画外,又增加了篆刻课程。
这下可是全面开花,她心里欢喜的,也开出花来了。
篆刻班,女生少,因耗费精力,又废眼睛,别人刻的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她却刻到不能自拔,走火入魔,刻成了班里最优秀女学员。
两年前,姐重新开始抄写背诵唐诗三百首,说要参加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退了她。
诗书画加篆刻,她都系统的学了一遍,也学通了,学痛快了!了然于胸间,更谈笑自如,妥妥文艺女青年一枚!
家姐勤奋好学的事迹,估计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今社会,如她之人,有几人乎?实属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