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习惯比目标重要?
见:每到新的一年,我们都更愿意制定新的目标,这些目标有时很难达成,或很容易中途放弃。相比之下,良好习惯更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根据研究人员发现,习惯比目标更重要,目标需要外在的动机驱动,习惯可以自我驱动。
原因就是目标有以下三个特点或局限:
第一,目标有终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旦实现目标,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比如,有人跑完马拉松就停止了锻炼;有人减肥成功却用暴饮暴食来庆祝。
第二,目标实现过程不可控。实现目标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不可控的事。比如意外受伤可能会阻碍你的健身目标;意外支出可能会影响你的财务目标;家庭事务可能会影响你创意产出的目标。
第三,目标容易使人自满或冲动。研究表明,人们的大脑会混淆目标和成就,尤其是当人们向别人宣布自己的目标时,他们会以为自己已达成目标,变成了自己的成就。而且,一些不现实的目标,还有可能让人做出危险或不道德的行为。
相对于目标,习惯更能让事情变得简单。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说,习惯是知识(做什么)、技能(如何做)和愿望(想做)的交叉点。习惯一旦培养成功并且自动运行起来,攻克艰难的任务会变得容易很多。精心设计的习惯,能确保我们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而且,习惯有两个明显的好处。
首先,习惯可能让你不知不觉地超越目标。假设你的目标是写小说。你养成习惯每天写200 字,就算写完一部小说需要250天,每天的量也不会有太大压力。甚至有时灵感一来,可以写1000 字或更多,有可能提早完成任务。如果你设置一个目标:4个月内写完一本书,这个目标可能会造成心理压力。
其次,习惯带来的改变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习惯会让大脑不顾一切,甚至违背常识,跟随其行事。形成习惯之后,大脑也会改变。而养成习惯目的,是让行动变得简单,从而最终实现目标。
感: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制定刷牙、喝水的目标,是因为已经养成习惯了。终于理解了一点为什么经常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还记得自己有几个养成的过程,当我知道不迟到无论如何是在工作上还是社交上,都是精英人士的习惯时,我就开始开始刻意培养,直到现在只要换了新手机或者需要重新开机设置时间时,我都会把手机快调十分钟。姐姐是医生,说早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对肠胃好,我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不论是在酒店还是回到老家,如果没有喝水我是不会吃早餐等等。
思:为什么制定了目标没有完成?除了目标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目标过程的不可控。比如我有个同事,有天晚上跑步不小心扭到脚了,跑马拉松的计划就落空了。比如,每周制定要写一篇文章的目标,到最后发现老是拖到最后,不仅焦虑还自己有拖延症。因为总想着还有时间,而大脑呢,总喜欢先找简单的事情做。如果把每天写针对一个问题写500个字养成习惯,是不是就更简单一些了呢?007的写作其实就是锻炼我们养成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就是简单大量的重复。
行:工作上每天写500个字,从2019年1月22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