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我们今天分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是宋代诗人中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军,是将军中能够赋诗填词的诗人,他率兵南归以后始终不被重用。宋孝宗淳熙15年,也就是公元1188年,他的好朋友陈亮专程到铅山和罢官闲居的辛弃疾相聚,二人同议国事、共抒情怀,这首词就是二人分手时辛弃疾写给陈亮的共勉诗。陈亮的字叫同甫,所以称为陈同甫,壮词就是壮怀激烈之词。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们先看这首词的上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上片的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挑灯看剑”是急于上阵杀敌的壮怀的表现,是一位爱国志士披肝沥胆、忠义不二、勇往直前的一个内心的自诩。辛弃疾从1181年被削职罢官,回乡闲居已经整整七年了,但是诗人的一腔报国的热情丝毫未减,所以才会有挑灯看剑的举动。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唐宋时代的诗人往往以看剑、拔剑看来表达自己渴望战场杀敌的愿望,但是这一句在挑灯看剑之前还有“醉里”二字,表明作者只能在醉里把玩看剑,这就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了。因为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所以才只能醉里看剑,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限悲痛,从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之中,立即透露了出来。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第二句“梦回吹角连营”,梦回是梦醒,吹角连营是梦醒之后连绵的军营中号角声此起彼伏,这两句表明作者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宏伟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只能借助于梦,借助于幻想才能实现。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的后三句继续写梦醒之后回忆梦中之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先看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用了《世说新语·汰侈》篇的典故,说晋代王顗有一头牛,名字叫八百里驳,王顗非常珍爱这条牛,对这种牛的角和蹄常常加以装饰,另一位大名士王济,有一次对王顗说,我的射箭技术远不如你,这你知道,今天我和你赌一把,你用你的八百里驳,我拿出一千万,咱俩分别下注,王顗听了以后,觉得自己手快,加上他自信,这么名贵的牛绝对不会被杀,便答应了王济的挑战,结果王济一箭中地,这就赢了。于是王济立即下令把八百里驳杀死,挖出牛心,烤熟后只吃了一块牛心肉,扬长而去。王济的这个举动完全不可取,这种作为连当时人都看不过去,把这件事写入了《世说新语》的《汰侈》篇,汰侈的意思就是过于奢华了,这句中的麾下指部下,炙就是烤肉,“八百里分麾下炙”是说自己将要用最好的烤牛肉慰劳将士、鼓舞士气。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接下来我们再看“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一句,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各种军乐,翻是演奏,塞外声是各种军乐声。这一句写军中鼓乐齐鸣,慷慨悲壮。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的最后一句“沙场秋点兵”,沙场就是战场,点兵就是阅兵。这一句说明我们上面所看到的那个激烈的场面是战场上正在阅兵,这是这首词的上片。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的前两句继续写战场阅兵的盛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是历史上记载的名马,据《世语》记载,刘备屯兵樊城时,荆州太守刘表虽然表面上礼遇他,但因为嫉妒刘备,并不信任他,刘表的部下蔡瑁想借刘表的宴请的机会,杀掉刘备,就是再搞一场鸿门宴,刘备发现以后,就借口上洗手间,骑着的卢马抄小道逃走了,跑到襄阳城西的檀溪陷入了泥沼,刘备心急如焚,对的卢马说,今天有大难,你可要好好努力呀!的卢马似乎听懂了刘备的这番话一跃而出,刘备得以脱身。这个作就是像什么什么一样,这句是说阅兵的战马个个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霹雳指的是又急又响的雷,这里形容张弓开箭的声音。这两句合起来写战马疾驰如飞,弓弦声响如雷。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到这儿,已经写完了梦境中战场阅兵的事,那么下片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写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愿望是什么呢?是完成君王收复故土恢复中原的大事,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的好名声。但是诗人所写的这一切都是在梦中所想的事,并不是现实中实有的事。因此,下片最后一句对此加以点明:可怜白发生。可惜我的头都等白了,驰骋疆场、收复故土的重任始终没有到来。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总共十句,只有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写的是现实,其余八句写的全是梦境,作者把梦境写得酣畅淋漓,把自己的爱国之心、豪情壮志都表现得非常充分,结局跌回现实,让梦境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也让自己的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表露无遗。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虽然自称壮词,但是实际上是悲词,明里是奉寄给陈亮的,实际上暗喻了自己的悲伤。
王立群解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