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问诊格言精选
“恶寒一切属表,虽里证悉具,而微寒者亦是表未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恶寒第二》
按:此言恶寒为诊断表寒证的主要依据。表寒证是寒邪袭表,卫阳被郁所致,恶寒为表寒证必见的症状,正如《伤寒论》第三条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故成氏曰:“恶寒一切属表”。表寒证因失治或误治,表邪可以传里,但只要恶寒一症未除,便可说明表证亦未罢,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正是此意。此言不仅在鉴别表里证时有一定意义,也可作为用药的重要依据。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按:条文中的“阳”和“阴”分别代表《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和少阴病,本条的原意是以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此恶寒应理解为畏寒)作为太阳病和少阴病的鉴别要点,在临床中亦可以此作为表寒证和里虚寒证的鉴别要点。发热恶寒并见者,病属表证;若无热恶寒者,病属里虚寒证。虽然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是表寒证和里虚寒证的主要鉴别点,但临床应用时还应四诊合参,全面分析,不能执一不变。
“内伤恶寒,得就温暖即解;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方隅《医林绳墨•卷七》
按:内伤恶寒,为阳虚所致,遇暖则阳气得助,故恶寒可暂缓解。外感恶寒,为寒邪袭表所致,当发其汗,使寒邪从汗而解,而加厚衣被或近火取暖,无助于驱寒,故恶寒不除。临床可以此为鉴别内伤和外感恶寒的依据之一。
“汗出而恶寒者,则为表虚。无汗而恶寒者,则为表实。”——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恶寒第二》
按:此言表虚证和表实证的鉴别要点。表寒证是感受风寒之邪所致,但因体质的差异,腠理的疏密,因而有表虚证和表实证的区别。二者的鉴别点,固然可以从脉象上分辨,如表虚证脉浮缓,表实证脉浮紧,但有汗无汗是其主要鉴别点,此言对临床鉴别表寒证之虚实有指导意义。
“往来寒热,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何梦瑶《医碥•寒热》
按:疟疾之往来寒热,常发有定时,寒战和高热交替而作;其他诸病,如少阳病,热入血室之往来寒热,常发无定时,时冷时热,发热和恶寒交替出现。
“内伤发热,时发时止;外感发热,热盛无休。内伤则手心热,外感则手背热。”——程本轩《医述•审证》
按:此言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在症状上的不同特点,可供临床诊断内伤、外感发热时参考。
“潮热日晡发,日晡属阳明。” “(日哺)潮热为里实可下之证。”——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潮热第五》
按:此二句格言说明“日晡潮热”为阳明腑实证的热型特点。并指出“日晡潮热”为可下之证。所谓“日晡”,即申酉之时,相当于下午三点至七点。喻嘉言曰:“盖日晡者,申酉之时,乃阳明之旺时。”日晡为阳明经气当令之时,若此时肠胃内有实热,两阳相合,故发“日晡潮热”。因“日晡潮热”为肠胃有形实热之所发,故为可下之证,下之邪热去,潮热自愈。此言切合临床,可作参考。
“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潮热第五》
按:此言说明潮热和一般发热的不同点。潮热即如潮水来潮一样,发热或发热更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而一般发热,无一定时间规律。潮热有日晡潮热,午后潮热和湿温潮热,分别见于阳明腑实证、火旺证和湿温病。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按:此条言热厥病势轻重的推断。热厥,即真热假寒证,为热邪深伏,阳气内郁而不能达于四肢所致。由于热势郁伏的深浅轻重不同,四肢厥逆的轻重亦不同,厥逆愈重,热郁愈深,厥逆较轻,热郁伏则浅。此条对于诊断热厥病势的轻重,有一定参考价值。
“惟寒邪伤人,独不汗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自汗第六》
按:《景岳全书》曰:“汗发于阴而出于阳……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说明汗液的排泄与卫气有关,腠理闭则无汗,腠理开则有汗。然六淫之中,火热暑湿及风邪皆能使腠理开泄,令人汗出,惟寒主收引其性凝涩,寒邪袭表则腠理闭塞,津液禁固,故独不汗出。
“汗证有阴阳,阳汗者,热汗也;阴汗者,冷汗也。”——张介宾《景岳全书•十二卷汗证》
按:所谓热汗,是指汗出时常有发热、面赤、口渴等一派实热证,如蒸蒸汗出,则属热汗。所谓冷汗,是指汗出时常有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等一派虚证。如亡阳之汗则属冷汗,此以汗的冷热区分阴阳属性。热属阳,寒属阴,故热汗即阳汗,冷汗即阴汗。
“阳虚而汗者,须实其气;阴虚而汗者,须益其精,火盛而汗者,凉之自愈。”——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
按:此言几种汗出的治疗大法。因阳气不足,卫阳不同而汗出者,当益气固表,气充表实汗自止,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汗出者,当补益阴精,阴足火降,汗出自愈。因邪热亢盛,蒸腾而汗出者,当清热泻火,热清火平,汗出而止。
此三种治汗之法,皆为治本之法。为临床治汗之指南。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汗出偏沮”即指汗出偏于身体半侧。“偏枯”即半身不遂。半身汗出的原因,多为痰或湿或为瘀血等痹阻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或营卫不调所致。此症多为中风“半身不遂”的先兆症状,或为中风后遗证。
“手足汗出,为热聚于胃可知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手足汗第九》
按:此言从手足汗出,来推测病变部位。四肢为诸阳之本,禀气于胃,手足汗出,是阳明肠胃有燥热,迫津外泄,蒸达于四肢的表现。胃热是手足汗出最常见之病机,但伤寒阳明中寒证也有手足汗出,二者一热一寒,一实一虚。前者兼有大便硬,小便利;后者伴有大便初硬后溏,小便不利。二者注意鉴别,不可概以热论之。
“头汗之证有二:一为邪热上壅,一为阳气内脱。”——张介宾《景岳全书•伤寒典下》
按:所谓“头汗”言指仅头部有汗,其他部位无汗。头汗一症有虚实之分,实证头汗出,为内有燥热或湿热内郁,因周身无汗,邪热无法泄越,头为诸阳之会,邪热上壅,故令头汗出,湿热黄疸证常有此症。虚证头汗多见于阳气虚脱证,属亡阳之汗,乃病危之兆。
“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素问•评热病论篇》
按:热病大汗出则当脉静,为邪热随汗而出,正能胜邪之象。若汗出脉犹躁盛,为正不胜邪,邪气内陷,正气不支之征,故预后不良。此言对判断热病战汗之转归,有很重要的意义。
“伤食则恶食。”——朱震亨《丹溪心法》
按:恶食,即纳呆厌食,为饮食失节,伤及肠胃,食滞胃脘的主要症状之一,因肠胃中有食积而不消化,故复见饮食则恶。
“(饮食)喜冷则为中热,喜热则为中寒。”——李梃《医学入门•问证》
按:此言从询问病人对饮食寒热的喜恶,来判断病证之寒热属性。李氏之言切合实用,特别对胃病患者,常常以此征作为鉴别寒热证的主要依据之一。
“胃中热者欲寒饮,肠中寒者欲热饮。”——张介宾《类经•论治类》
按:病人对饮食寒热的喜恶,往往是判断疾病性质的重要依据,也是鉴别寒热证的要点之一。以胃病为例,喜热饮而恶冷饮者,为寒证;喜冷饮而恶热饮者,为热证。景岳之言,便是此意。
“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
按:此言查询二便的重要意义。查询二便可以辨疾病的虚实寒热。经曰:“视其外应,测知其内”即是此理,可见通过二便之变化,内可察五脏六腑之盛衰,外可察邪气之轻重。
小便为膀胱所司,膀胱与肾相表里,因此,查询小便利与不利、尿色的变化和排尿的感觉,可知其气化功能的强弱,体内津液的盛衰,以及肺、脾、三焦水液代谢的情况,如虚寒证常出现小便清长,虚热证则小便短赤等。大便虽由肠道所出,从其性状、颜色、气味、量的多少及排便的感觉,可直接了解脾胃功能盛衰,如食积肠胃可见便秘,脾胃虚寒,可出现便溏。同时也是诊断其他脏腑寒热虚实的依据之一。可见查询二便情况,是收集病情,诊断疾病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当切记。
“大小便不禁为肾败。”——清•何梦瑶《医碥•四诊问二便》
按:肾开窍于二阴,大小便的排泄,为肾气所司,肾气衰败,失其闭藏之职,则二便失禁。此症为脱症之一。若与神昏并见,多属预后不良。
“热泻粪色亦黄,肛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 “伤食泻……必噫气如败卵臭”——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泄泻》
按:丹溪指出了诊断热泄和伤食泄的要点,切合实用。热泄为邪热下注大肠,故泄时肛门灼热而痛;伤食泄,为食积肠胃,浊邪内盛,上逆则嗳腐吞酸,臭如败卵。
“胃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师传篇》
按:飧泄,指泄泻完谷不化,糜,腐烂而便臭。以上二条经文指出了肠胃寒湿和热蕴胃肠而引起腹泻的不同症状,症状描述虽不全面,但特点突出,为临床诊断上述二种泄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白痢者属乎气,赤痢者属乎血。”——清·汪宏《望诊遵经•大便望法提纲》
按:痢疾多因湿热、寒湿或疫毒之邪壅滞肠中腐化气血所致。若寒湿之邪滞于气分,或伤及脾阳,则下痢色白,故曰:“白痢者属乎气”,多见于寒湿痢或虚寒痢。若湿热盛于血分,伤及血络,则下痢色赤,故曰:“赤痢者属乎血。”多见于疫毒痢,或湿热痢偏于热盛者。若下痢赤白,则气血俱伤,湿热并重,多见于湿热痢。此言为诊断痢疾性质之常用法则,但临床应用,不可拘执“赤白”之说,当四诊合参,方可万全。
“痢症不外湿热二字,所受不外阳明一经。”——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卷五》
按:言痢疾之病因及所伤之部位。陈氏认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湿为阴邪,湿胜于热,则伤阳明气分为白痢,下痢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热为阳邪,热胜于湿,则伤阳明血分而为赤痢,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为赤痢,若湿热俱盛为赤白俱见。
“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血在便后者,其来远。”——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血证》
“粪前为近血易愈,粪后为远血难瘳。”——清·程硪等《医家四要》
“(血)从肠中来者,其色红;从胃中来者,其色黑。”——汪宏《望诊遵经•大便望法提纲》
按:以上三条格言从不同角度指出诊断便血病变部位的方法及预后。张氏指出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病在肛门或直肠、结肠;先便后血而为远血,远血病在胃。汪氏则以便血的颜色来推测病变部位,其色鲜红为血在体内停留暂短,随之而下,病位一定接近于肛门;其色黑,为血在内里,积久而来,故病在胃。张汪二氏之言皆抓住了诊断便血的要点,应把二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运用于临床。
“(小便)清浊者,表里之征也;赤白者,寒热之征也;短长者,邪正之征也。”——汪宏《望诊遵经•诊溺望法提纲》
按:汪氏从小便的清浊、赤白、短长来推测病之表里、病之性质和邪正之盛衰,以作为临床区别表里寒热虚实依据之一。寒邪在表之经,未入膀胱之府,则小便清白。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利,则小便混浊。赤为热,白为寒,内有实热,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肾气不足,下元虚损,气化不利,膀胱失约,则小便清长。
“小便红白,主乎寒热,阴虚红浅,湿热白泔。”——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按:小便的颜色能客观地反映病邪的性质,因此,小便的颜色便成为诊断疾病属性的重要依据之一。此言切合临床。
“不知而出为遗,知而不能忍为不禁。”——何梦瑶《医碥•遗尿•小便不禁》
“膀胱不约为遗溺。”——《灵枢•九针论》
按:何氏指出了遗尿与小便失禁的不同点,遗尿见于睡中小便自行排出,醒后方知,故为“不知而出为遗”。小便不禁,见于白昼,故称为“知而不能忍为不禁”。其实二者可统称为遗尿,只是类型不同罢了。遗尿之因,虽为膀胱不约所致,但标在膀胱,本在三焦,正如《类证治裁》曰:“夫膀胱仅主藏溺。主溺者,三焦之气化耳。”三焦的气化,上焦在肺,中焦在脾,下焦在肾,因此遗溺当责之于肺、脾、肾三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