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志的兔狗CEO内部分享的七个创业法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d07a3-1516790473922)]
非常有幸,上周末在浙大听了一位少年成名的创业大咖现场分享创业心得,在这里毫无保留的把内容和我自己的感悟分享出来。
第一个关键词:思维模型
当大咖说到这个词的时候正巧那几天我也在想如何把自己学产品,做产品的知识,心得内化成我的思维模型,也就是刻意联系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心理表征,李善友教授说的套路。信息不等于认知,事实不等于联系,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受海量的信息轰炸,多到想吐,我们非常迷茫,这些知识哪些信息才是有价值的呢?答案就是构建我们的思维模型。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画产品的思维模型:用户,场景,产业链,产品终端,运营体系,产品框架,产品方法等等,当这些知识能够在我的脑子里有了某种联系,有了具体的形状,在以后接触到新的产品知识的时候,我就能及时的检索到这是哪个部分,哪个步骤的事情,用新的知识去迭代那个模型,模型不停的在更新,应用,再更新,指导我的行为,拓宽我的认知边界。
关于思维模型的详尽解说可以去看一下李善友教授的大课。
第二个关键词:本质
大咖说了三个短语概括了他多年来做公司发现的本质:让C端用户省钱;让B端用户挣钱;让员工感觉到幸福。
我想稍微改动一下,让C端用户省时间,让B端用户挣钱,让员工有尊严省时间的挣钱
当你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当你要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参照一下有没有违背这三样。
大咖也说了做产品的本质:做减法,聚焦,做透。这一点我个人亦是非常赞同。
少即是多,多即是少,之前所在的一家互联网房地产平台一味的追求多全,不敢舍弃任何一个类别,却没有做好任何一个类别,变得毫无价值,被用户抛弃,徘徊在生死边缘。很多例子都能说明想一口吞下一头牛的想法是很愚蠢的。
接下来是七诀的内容。
第一诀:产品(做什么)
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要重要的多,就像我上面说的,选择一定是比努力要重要的。
去做未被满足的真需求。有个非常简单的搭配标准,传统行业+互联网通常来说会比较有希望,如果单纯是互联网服务,很难说是刚需,而如果传统行业在这个领域已经发展出来了,说明这是人们的刚需。所有的行业都会被互联网颠覆,此言非虚,但是不是说取代,而是融合进化。
第二诀:目标(做成什么)
确立一个目标不是探讨合理性,而是探讨必要性,是出于求生的本能。基于你的预测,到那个时间点,公司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行业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状态,如果没有完成那个目标,可能就会被消灭,从这个角度来定目标。
确立了目标,接下来就是推演路径,需要做到哪几步达到这个目标,要做到这几步需要哪些资源。
用SMART原则来制定目标,具体,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有相关性的,且是有时间期限的
第三诀:组织(谁来做)
找到对的人很重要,三观一致,趣味相投,彼此认同才能携手前进,毕竟跟这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比另一半还多。要找具有超强适应性能力的人。
第四诀:运营(怎么做)
把公司目标分解成每人每天每件事。只要运营的方法论确立,然后找一群能够照章办事的人来就能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通过实践来修正这套方法论。
第五诀:绩效(如何判断做的结果)
- 制定KPI:给最终结果和关键过程制定KPI
- 不让雷锋吃亏,做的贡献多的人一定要奖励到位
- 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并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互补
第六诀:激励(做好之后怎么办)
公司的岗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明星型(如销售),工兵型(如客服),守卫型(技术)
针对这三种类型要区分对待:
明星型定低底薪,高提成;守卫型要高底薪,低提成,而工兵间于两者之间。
最终的原则就是每个人能算清楚每天做的每件事能赚多少钱,要让他们的贡献被感受到。
第七诀:文化
这个词有点虚,先说说什么是文化,之前看过王东岳老师讲的东西方文化的溯源,颇有感悟,东方是两河文明,西方是地中海文明,因为地势,资源的原因而造成的生存手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是具象思维,西方是逻辑思维,这是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别势能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可以说我们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选择都是文化的体现。
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跟领袖密切相关,一个直言不讳的领导者所管理的公司就最大可能会是一个直来直去,有话就说的企业文化,一个节俭的领导者的企业,文化就说量入为出的。你想把你的企业设置成什么样的属性得看你是什么样属性的人。
大咖用了两句非常文艺的话结尾,与大家一起共勉:
- 我做了那么多的改变,只为了我心中不变
-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并没有捷径可走,即使今天把秘籍都说出来了,但是我们依然会一条河一条河的自己去趟,谁也无法幸免,有句话叫“懂得了很多道理单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只是回过头再看那个经历会想起这句话,原来是这样啊!
福利:私藏大厂内部使用产品需求文档,私信可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