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危机故事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要看你的态度和行动。
——题记
为了不成为“温水煮青蛙”故事中的那只青蛙,我选择了告别舒适区,去未开垦的地方试试我自己。
离开第一个工作单位时,我上班已将近十年。各方面的工作可谓顺风顺水。我的离开,别人不解。初到新单位,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所接手的班里顽皮捣蛋者比比皆是,有几个学生被其他老师称为有名的混世魔王。开学初期,班级整天乱哄哄的;晚上就寝,更是一团糟。学生们“欺”我初来乍到,光明正大地和我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纪律的不好带来的是学习成绩的不景气。我由在原来学校时的优秀班主任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无能老师。我甚至想到,如此下去,下学期会“卷铺盖走人”。更觉得脸红的是,我让校长大人“看错了人”。
怎么办?是做那笨蛋老师,还是化危机为转机?不甘服输的我不想就这样成为别人眼中的笨蛋。

于是,我决定分析情况,采取措施。
记得那次班会课上,我没有按照惯例给学生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点名批评违纪的学生。而是走下讲台,站在学生中间,给学生谈起了心。我给学生讲到了自己从上初三时由一名爱玩的后进生转化成优秀学生的心路历程,给学生讲到了自己离开原单位到这个学校的初衷。“同学们,我不甘心成为那个被别人看不起的学生啊”“同学们,在舒适的环境中,我怕距离别人越来越远,我想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挑战一把自己”……那天,我推心置腹地和学生们说了很大。那天,我发现不讲大道理,推心置腹式的交流能拉进我和学生们间的距离。心的距离近了,学生们不再“欺负”我初来乍到。他们开始靠近我。我发现,他们不是那么让我生气了。
相看两不厌时,我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只有让学生们心里有事干,才是一个班级发展的长远之计。
于是,我想到了“梦想”,想到了“以梦为马”,只不过,这是我为同学们编纂的一个梦。
在一天的班会上,我给同学们讲到了一个我编纂复制出来的一个梦:同学们,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二十年后咱们相见了。那时,你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文学家,还有的是法官……并且我把我“梦”到的每个学生的“标签”以小纸条的形式神秘地发给学生。
当我把小纸条发给学生时,我分明看到了学生两眼放光的表情,更关键的,是我看到了学生们脸上那久违的自信。那时,我明白了,种下梦想才能让其管理自己的言行,植下自信才能让焕发生命的光彩。慢慢地,学生们能稳下心来开始学习,能拿着自己不会的题问老师,学会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老师分享。
再然后,我开始尝试使用学习小组的力量去管理大家的言行,尝试用榜样的力量去示范引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带领的班级稳步前进。最终的结果是,我和我的学生荣获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孟子曾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得有忧患意识,更启示我们面对危机,要多想办法,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