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草原和套马汉子的内蒙原来是这样
序
因为这次的毕业旅行,一直追的《歌手》积攒了三期没有看。在梳理文章框架之余,仍旧一如既往的郑重的看了第十二期,就是那场突围赛。每一个歌手都牟足了劲,争夺总决赛最后的入场券。直到腾格尔演唱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他已经是我心中本季歌王了。
诗中是这样写的: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心里有一首歌;
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蓉
斯琴高娃朗诵到第三句,我哭了。是忍不住的哭。此时,镜头给到腾格尔,他在颤抖,就像我们看到自己极其害怕的事物那样,从脚到头的发麻。但是,腾格尔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河水从中央蜿蜒流淌。
这一刻,我彻底被震撼到了,这个男人拥有着他独属的魅力,散发着对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
现在,再来回想这次内蒙之旅,可能又添了一份情怀。
第一篇 和林格尔
这次的西行,算不上旅游,更多的是一次访友。没有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也没有威武雄壮的骑马汉子,有的是另一番景象。
和林格尔,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辖旗县之一。该县的北土城子就是拓跋鲜卑代政权时期的北都盛乐古城。且有燕太子丹葬于斯地,后继康熙剿灭噶尔丹于此。南山脚下有一石,刻有盛乐赋,历史来源、名人名地皆有详述。代表性的还有南山的芍药、蒙牛工业园(就是你喝的那个蒙牛)。
内蒙古的城市命名皆有讲头,且多与蒙语词义相关。
呼和浩特,蒙语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和林格尔,蒙语即二十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户人家而得名。
路途中还有听到盟旗的叫法。
1949年前,内蒙古采用盟旗制度,旗为军事、行政合一单位,由清中央就旗内王公中任命札萨克(蒙古语“执政官”的意思)为其长,可以世袭;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
盟旗制度使蒙古族人民不能越旗游牧、耕种及往来、婚嫁。内、外札萨克之间,特别是蒙、汉人民之间的接触更在禁止之列。
如今盟旗只是称谓,县和旗为同级别。
到达室友家的次日,逢上一场春雨,又有梨花盛开,暂歇一下旅途的疲倦,心情美哉。
第二篇 不得不提的内蒙特色美食
雨渐停,急着看看山间县城风貌。内蒙古,牛羊肉自然是少不了,和林格尔东与山西省毗邻,自然也以面食为主。
这样的店面有很多。
中午,热情的海军(室友家名)妈妈就做上了内蒙古特色“焖面”,外地也有,但面的劲道和口感属实不能相比。
听室友说,他们这买牛羊肉都是买现杀的,不用怀疑正不正宗。
晚饭,终于吃到了来内蒙古必须要吃的炖羊肉,真香。
早餐的稍麦,羊肉馅的,肉真实在,不算贵,两块一个。
![](https://img.haomeiwen.com/i5277555/2ee9fefaeecf3d8d.jpg)
海军姐姐包的猪肉(块状)土豆馅饺子,个大肉满。
还有羊肉火锅、牛肉包子、焙子,以及哪家店都能喝上的黑砖茶,现在能理解为啥海军总是说学校食堂的饭不香了。
海军妈妈常跟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吃点,吃饱了不想家”。
第三篇 吃饱了,才有力气爬山啊
南山北京军区捐赠的坦克。
不多见的蒙古包。
上午匆忙逛完南山,下午登顶丁甲山。
丁甲山的山洞。
![](https://img.haomeiwen.com/i5277555/d937520b6ee9aada.jpg)
到达山顶之后,看到彩色经藩(印有蒙语经文的藩布经)。
藏族同胞虔诚地信奉藏传佛教,希望时刻都能朗读经文,但是历史上藏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必须辛苦的劳动才能维持生计,于是他们就造就了风转经,希望通过风吹动经藩,来代替他们诵读,帮助心灵升华。
站在山顶,迎着风,张开双臂,胸怀豁然开阔起来。
眺望远方,一览内蒙壮阔河山,感受草原情怀,赞叹祖国伟大之气魄,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