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随感02
读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有几天了。区区数页却难吃透,囫囵吞枣般咽下,搁肚里头实难消化。想必年少时定是捡着喜欢的章回随心而读,深奥难懂的部分被跳过。有如现在家中儿子读书的模样,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每每匆匆将书本从首页翻到末页了事。如此,到谈体会,写感受时就颇为犯愁了。这读后感该如何起笔是好呢?还是借这机会老老实实地再咀嚼一遍来得好。
读红楼随感02(一)贾雨村的小心机
贾雨村新官上任当日,于轿内的他看见甄家丫头娇杏在街头买线。当晚即借着见甄爷的名义,差人传唤封肃问话,吓得封肃家人惊慌了一夜。直至二更,封肃回来才知道那知府太爷原是女婿甄士隐旧交。太爷为感谢当日赠送白银之恩,特来酬谢,并答应要为其寻访丢失的女儿英莲。一一过问妥当后,又在第二天送来银子和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同时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他问甄家娘子要娇杏作二房。
如此,封肃自是喜得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乘夜只用一乘小轿就把娇杏送了进去。雨村欢喜万分,于是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并令其好生照顾自己,以待寻访女儿下落。且不说这娇杏只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命运的厚待,这还真不是谁能预测的。
雨村如此周密细致、滴水不漏的做事方式,也许是因为当时社会的伦理纲常所致。如今,为人处事如他般谨慎者,在老一辈身上仍能看到。年少时的我着实看不懂,不然在涉世之初行事之先亦能依样画瓢般仔细考虑,不至鲁莽行事得罪于人。
而这雨村因初入官场,亦不懂官场之玄机,虽有才干,但未免贪财严苛,又恃才侮上,得罪不少人。任官不到两年,被上司在皇帝面前参了一本,说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被革职的雨村,虽内心惭恨,却仍嘻笑自若,交代公事,将家小安排妥当后。自己却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
雨村表面上是游山玩水,实则是打探可能让自己东山再起的关系。他游至江苏苏州,了解到巡盐御史林如海需聘请家教,于是托人谋了进去。这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蒙皇帝盛恩其袓上世袭四代列侯。因而即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难得的富贵恭谦之人,且林如海的嫡妻贾敏正是荣国府贾政的妹妹。雨村这眼力着实厉害,后来如愿以偿得到了林如海写与贾政的推荐信,于是他又与荣国府攀上了关系,想他不升官都难吧。
同时,点出前世的那株绛珠草,投胎的人家正是林如海,如此显贵及书香世家,怪不得黛玉的天资特质不同于常人。
贾雨村因了黛玉生病,闲来无事,外出赏玩村野风光。来到一座庙宇前,门额题着“智通寺”三字,及立于旁边的一副旧破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也许这副对联是冲着贾雨村来的。然而这雨村似乎没有甄士隐那般悟性。只是想着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走入寺内,只见一个龙钟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雨村一心想着做官,对于老者的话语不其甚耐烦,便走了出来。
贾雨村这条从第一章就开始着墨的人物,总是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文中某处,几乎贯穿整部小说,似乎是与当时现世联系的一条线,又似乎是一条与大观园生活的对比之线。尚不能理解作者究竟是何用意,暂且在心内留个疑问罢。
(二)正邪两赋论
这回幕的重点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冷子兴是雨村在都中古董行做贸易之旧交,他以旁观者的身份向雨村道出荣宁二府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尽显。如此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冷子兴将荣国府与宁国府的家族发展史一一叙来,道出贾家、薛家、王家和史侯家,用亲上加亲相互联姻,捆绑在一起,势必形成一条利益链,即民间常说的官官相护。
并道出神瑛侍者投胎之家族,即是当时荣极一时的荣国府第三代贾政,时任员外郎。宝玉投胎于于这样一个达官显贵之家。上有哥哥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后一病死了。姐姐元春,宝玉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世人皆称新奇异事,祖母爱如珍宝。
宝玉周岁抓阄时,他爹爹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他却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然这宝玉长到七八岁,却是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还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人人都认为将来色鬼无疑。
而雨村则不苟同,厉色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浮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可见雨村真是有眼光和真才实学之人。
雨村又说:“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恒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
这是按儒家的价值系统,讲仁义道德,将人分为大仁大恶者。
又道:“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恰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泻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而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成大凶大恶。置于万万人之中,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借雨村之口演说的正邪两赋论,着实令人思索良久,虽不甚理解,却隐约感到作者意在为后面的章节做铺陈。
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人高士;纵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之、温飞卿、米南宫、石曼氢、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心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莹、朝云之流,此皆异地则同之人也。”
非大仁大恶者,尚有如上逸人高士,情痴情种,奇优名娼等,皆异地则同之人也。即皆为真性情、勇于为自己而活者。想来作者是借对他们的欣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吧。大观园内自在生活的宝黛及众妾婢等女子,在那个时代,是少有且活出了自我的女子。现如今,这等女子亦不多见吧。
然而雨村似乎并不是此类人,从文字里不难看出他一心想向上攀爬的目的相当明显,同时懂得如何走近达官显贵,为自己日后升迁做铺垫。
(三)宝玉的真性情
贾雨村为之做家教的另一显贵——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与贾府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同是显贵,富而好礼。其学生甄家公子亦极其罕见异乎常人,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亲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
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后来听得里面女儿们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官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说情讨饶?你岂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们:急疼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也因祖母溺爱不明,每因孙辱师责子,因此我就辞了馆出来。如今在这巡盐御史林家做馆了。你看,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
这甄家公子,分明是另一个宝玉,难道他就是真宝玉——贾宝玉的真身不成?
(四)
读至此,想起家中有一同年龄的孩子,正是要做自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年纪。我恨不能把自己的所有给予孩子,也同时在考虑,我是否允许孩子做他自己,全然不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及干涉他的行为和决定呢?
最近见他学习那么辛苦,我使出全身解数,想要把最好的方法最近的路径呈示给他。希望他只需花费最少的时间就能学会,甚至不需要思考,就能按部就班地走我们提供的捷径,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然后以期他能轻轻松松获得优异的成绩。
无奈他并不领情,于不动声色中继续自己的慵懒被动模式。我最终还是被迫放弃所有的努力,只能任其按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琅跄走下去。
我唯有闭目长思,并默默念叨,尽量少插手他的内务。已到少年自主时期,路得由着他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