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投资再投资

不要激发客户的报复心理

2017-11-15  本文已影响2人  鹏虎

有些客户的情绪,有些客户的投诉,或许只是一种报复行为。没有人闲的没事干,过自己的生活时间还不够,甚至自己的生活还没有过好,而去自找麻烦,让自己痛苦。本质上,客户是通过情绪或是投诉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这是一种报复心理。而我们的大部分人可能还认为是客户的不讲理,客户的无理取闹。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吃饱了撑的,但那毕竟是少数。

客户购买产品时怀着信任的心态,产生的行为。当产生问题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信任被欺骗。特别是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客户,若再有人对其进行添油加醋,就如火上浇油,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悲剧大都是这样酿成的。感觉被欺骗。因为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找自己的原因,大都是找别人的原因。与其说争论,不如干脆说是相互推卸责任的过程,谁擅长找别人的问题,谁就是赢家。如若客户输了,找相关部门陪你玩到底是常有的事情。一旦到这个阶段,偏体鳞伤的总是商家,不信,你试试。

有些时候,客户的情绪影响到了员工的情绪,导致这不是这件事的问题,而是两个人情绪的问题,心情的较量,严重的产生互相报复的行为。都是不理智的。

其实话是开心的钥匙,换一种方式表达,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像这样的报复心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工作中无处不在,稍微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祸。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怨怨”相报何时了。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事。话说开了,也就那些事。

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伤害别人,尽一切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如此做到不去指责别人,而是就事情而去解决问题,把情绪拿掉。

但是真正能做的有几个呢?至少,我自己就很难做到。

然而,不能因为难而不去做,那就是愚蠢的。

当我们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为其着想的时候,对方是能够感觉到的,这是一种情感的传递。那么在这个人的世界里是鲜艳的一个世界,而不是一个灰暗的世界。

激发人的善意,让世界更加美好。

我经常去的一家水果店,是个夫妻店,女老板总是面带笑容,客客气气的。还会主动去帮助你挑选好的水果。结账的时候,习惯性的把5角或者1元给抹掉,反正我感觉挺好的,所以每天下班我都会去光顾一下。一天晚上去的时候,女老板不在,男老板在。我像平常一样挑选猕猴桃,习惯性的捏一捏软不软,软的说明熟了,回去就能吃,硬的还要放一放。男老板不乐意地说到:“这个是不能捏的!”。我当时心里就想,女老板帮我挑选的时候,是主动的捏一捏,并且一边捏,一边说,这个熟了……这个熟了…...这个不熟…...一会就挑好了,怎么到男老板这里,就不能捏了呢!我没有说话,随便挑挑,平时买6个,这次就买了4个,你看,他一句话,业绩下滑30%,还说不定下次我就不去了。

仔细分析来看,这夫妻店两个人,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心。一个心,是站在客户角度,帮助客户,为客户着想;一个心,是站在自己店面的角度,或者说自己利益的角度;而本质上,对于店面来说,没有客户的光临,无论如何你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是空想。不是因为水果被捏坏了,客户不买,而是“这水果是我的,你不能捏”,阻止了客户购买,这是典型的站在自己立场的角度,这不就是在说,这个东西是我的,你不能动。殊不知,这水果都是客户的,你只是帮其保管而已。

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对方的心理肯定是不开心的。比如一个员工不适合各公司的发展,能力不能够达到公司的要求,让其离开的时候,对方总是不开心的,总是在心生抱怨的,这是一种怨气,很强的怨气。一旦离开公司的时候,没有一个是开心的。我在想,我倒是结下了多少怨恨呀。其实呢,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每天面试后,不能录取的,我都送他到电梯口。人在江湖走,总有问题,且行且珍惜。

难的不是我们事情,难的是人人之间的认知差异,信息不对称。总有人喜欢我们,也总是有人不喜欢我们,大家都一样,各自有着自己的世界。

那么从我们自己出发,是不是能够避免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呢,或者进而消失呢。我想我们首先要改变就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去帮助别人,看到对方的好,屏蔽对方的不好,即便是对方不喜欢我们,那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