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鸟的故事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群客

今天,我看到了堂姐在朋友圈里发表的摄影作品,一只身材娇小的苇莺在喂一只体型比她大的多的杜鹃鸟。百思不得其解,询问堂姐之后,查看网页,才知道其中的奥秘。感慨之余,写下此文与朋友分享。

堂姐的摄影之一,苇莺与杜鹃 堂姐的摄影之二,苇莺与杜鹃 堂姐的摄影之三,苇莺与杜鹃 堂姐的摄影之四,苇莺与杜鹃

大千世界从来就不缺少奇闻怪事,人与人之间有故事、鸟与鸟之间也有故事,杜鹃和大苇莺之间就有不得不说的故事。杜鹃鸟,俗称布谷鸟( Cuckoo),因为它叫起来"布谷","布谷"。

雄性杜鹃 雌性杜鹃

布谷鸟 看起来很靓丽,但是该鸟却臭名昭著,被人们称之为“懒惰缺德之鸟”,它是孵卵寄生。换句话说就是自己产下了卵不负责孵化和育雏,而是靠其它的鸟替它孵化和哺育。不知是布谷鸟专盯上了苇莺(Reed warbler),还是人们拍到苇莺与杜鹃的相片较多,苇莺与杜鹃的报道较多

苇莺(Reed warbler) 飞翔的苇莺

繁殖期它总是在大苇莺筑巢的地方高高的偷窥,紧紧地盯着大苇莺的巢。趁大苇莺产下蛋外出觅食的机会,它就会飞快的进到大苇莺的巢里产下一枚卵,更可气的是产完卵后它还会叼走并扔掉大苇莺产下的一枚卵,以免大苇莺发觉。也有人认为大杜鹃有点像鹰,苇莺害怕杜鹃飞离鸟巢,给杜鹃可乘之机。另一种说法是雄杜鹃吸引苇莺出巢,苇莺与之缠斗,雌杜鹃趁机入巢产卵。

大苇莺回来后并不在意继续孵卵,杜鹃的雏鸟出壳时间较短,生长较快,比后出生苇莺的雏鸟大,杜鹃的雏鸟天生就遗传了杜鹃的恶习,它会把苇莺的幼崽和剩余的卵统统踢到水里淹死,只剩下它自己。可怜苇莺的妈妈却把全部的心血和爱都给了这个丧尽了天良的白眼狼。而忘恩负义的杜鹃雏鸟在长大之后, 就会不辞而别,扬长而去。

不同的鸟蛋,其目的不言而喻 苇莺与杜鹃 伯劳鸟与杜鹃 苇莺与杜鹃 苇莺与杜鹃 苇莺与杜鹃 苇莺与杜鹃 苇莺与杜鹃

在西方文化,杜鹃鸟的名声不太好, “cuckoo” 在英语里除指杜鹃外,也有疯人、狂人、傻事、丑事之类的意思。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部反映社会病态的电影《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直译就是《飞越杜鹃巢》,把杜鹃巢和疯人院等同起来了。这部电影还获得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杜鹃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一种面目狰狞、残忍、专横的鸟,是鸟中流氓。

在中国文化中,相传它是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变的,而杜宇又是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当他看到鳖相治水有功,百姓安居乐业,便主动让王位给他,他自己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后便化作杜鹃鸟,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这种鸟十分逗人喜爱,杜甫诗中有“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之句。

不同的文化,对杜鹃的解读不同。仔细的琢磨一下,中西文化对平等精神解读不同,中国人畏惧神明权威,宁肯牺牲自己,也要对特权"至尊"。西方人容不得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不管你是谁。

杜鹃在中国古代也称子规等,因杜鹃鸟那“惯作悲啼”的鸣叫,却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中国文人心酸肠断。自唐代以后,杜鹃鸟就被汉族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吟咏诉冤。天长日久,杜鹃鸟被推上了“文化鸟”的宝座,定位为一种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悲愁的象征,有关杜鹃的诗句不少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

江海浮鸥鸟,山林叫杜鹃。

鹦鹉雕笼因解语,杜鹃枝上空流血。

...

"杜鹃啼血五更残"出自元代著名诗人虞集的 一剪梅 春别,

豆蔻梢头春色阑。风满前山。雨满前山。杜鹃啼血五更残。花不禁寒。人不禁寒。离合悲欢事几般。离有悲欢。合有悲欢。别时容易见时难。怕唱阳关。莫唱阳关

杜鹃有很多品种,不是所有品种都有借巢孵卵。其次其他鸟类也有此种特性。褐头牛鹂(Brown-headed cowbird)有巢寄生的习性。它们会把卵产在其它鸟类的巢穴里等待孵化,还会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自己的卵遭到遗弃,就可能攻击寄主。

雌褐头牛鹂鸟 雄褐头牛鹂鸟

最后还是回到堂姐的摄影。堂姐下过乡,当过工人,做过护士,卖过保险,一生都在努力。退休后,迷上了摄影,乐在其中。我在网上常看到她的作品,我不懂摄影,可我欣赏她自得其乐,潇洒人生的态度。人在永恒的天地间,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瞬间的过客,享受生活,享受人生,是人们活着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