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目的:腾讯某社区资深产品经理推荐,对于理解社区非常有帮助
整体感受:看起来非常吃力,总共523页,通篇语言较为啰嗦,总体结构较为清晰,但是层级不够深,仅几个部分,再分章介绍不足以支撑作者琐碎语言的整体性。这本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经典书籍,作者简·雅各布斯用通俗易懂/非学术的语言抨击了当时美国大城市的规划,作者的核心观念是城市建设应以人为本,城市由大到小甚至每个街道都应“混搭”,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展开了一场深入地讨论。听说由于作者的言论过激曾经两次入狱。作者认为,城市就像人体一样在运作,街道就是大大小小的动脉和血管,每一条都有自己特殊的功用。人口应该高度稠密,因为稠密意味着安全;城市不应该分区,这样人们可以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人行道一定要足够宽敞,然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于其中;街道必须短小,让行人每每产生转弯的新鲜感。强调城市规划必须以理解城市为基础。正是从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出发,雅各布斯发现城市生命和社会经济的活力在于城市功用的综合性和混合性,而不是其单一性。因此,城市规划的第一要旨在于如何实现多种功用的混合、为各种功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城市功用的丰富多样性,才使城市有了活力,城市文明才得以延续和繁荣。而作者认为规划城市的人是以利字当头,这样的设计方案不符合城市为人服务的初衷。
一 前言
表达对当时城市规划的不满,提出自己的新规则。
首先提出城市与郊区/城镇不同,城市的本质是人的集合,显要特点是大,不能将城市以“田园”的形式处理,即分散住户,大面积带入自然特征。
反对“自然”、“草地”即是人性化的。
也反对“City Beautiful”与“City Monumental”,将城市营造成包含各种浮华建筑风格的艺术作品或是赋予中心化的政治意义。
二 城市的特征
1人行道的功能:安全
街道本身并不实际存在,它只指代建筑边缘的用途。但是“街景”却是你想到一座城市时的第一印象。城市与郊区或者城镇的最大区别不是在于大小,而是在于城市中“充满了陌生人”。城市最基本的成功要素就是你可以在街道上安全、信任地与陌生人进行接触。
保持街道安全并不能靠公安,而需要人们自觉的(下意识的)监督。将人口分散反而会使街道更加空旷与恐怖。
关于良好街道的运作方式:
首先,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必须得到很好的区分(区别于郊区的情况);
其次,街上应该要有自发的监督者,热心参与街道上发生的事情;
第三,街道必须持续保持使用状态,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监督”,没人喜欢盯着空荡的街道看。
此种监督的基本条件是街道上有充足的店铺与公共场所:它们是人们使用街道的主要理由,同时也引导人们到更多的街道上去。再者,店铺的主人本身就是街道活动的日常参与者与监督者,他们有兴趣也有需要保持街道的安全。
第四,人们在街上的各种活动,能够吸引更多人。Jacobs反对认为人们在城市里寻求自然、空旷、与宁静,她认为人们是爱看热闹的。一条健康的街道既包括使用者,也包括仅仅是在观看的人。
明亮的灯光如果能吸引人群、游客的视线,对于保持街道的夜间安全十分有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街道上必须有观看着的眼睛。
一条街应该被不同职业不同族群的人使用,使得街道能够保持长期被使用的状态。
2人行道的功能:联系
街道的重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城市的新建可能会破坏人群之间原本的信任与熟悉、亲切程度,而导致集体感以致街道关注/监督的缺失。
隐私在城市中是重要的财富。无论阶层、种族、经济状况,在城市里,只有你告诉的人才知道你的秘密。一座城市应当在个人财产与社交中做出良好的平衡(比如说你出门的时候,托楼下的店主帮你把钥匙交给将要来的朋友)。这样的小店能够集中公共生活,将人们带到一起。
3.人行道的功能:教化小孩
反对让小孩在公园而不是街上玩耍。
所谓的“公园”经常是帮派斗殴发生的场所。如果小孩子在成人少的地方(公园)而不是成人较多的地方(街边)玩耍,将会更加危险。
“园林城市”的建造者们讨厌街道,他们想将城市建立成一个一个的大间牢房。孩子们需要在街上玩耍以对这个世界开始产生基本的了解。绝大多数规划者们都是男性,因此他们的规划是一种女性规划,目标人群是家庭主妇,倾向于将她们彼此分开。孩子们需要在一种男女平衡的世界中成长。实验表明小孩子们更加喜欢到处随意玩耍而不是使用设计好的用途专一的器械,他们在没有既定作用的玩耍场地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4.街区公园的作用
小部分城市公园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但大多数“公园”都不过是脏乱差的城市遗弃场所。
公园并不是城市的“肺”,也不是周边房地产的“锚”。运作不良的公园不仅造成土地的浪费,也同没有人监视的街道一样危险。公园更多地遭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非相反。
当公园周边的构成要素多样,便能为公园在不同时段带来不同的人流,保持公园从早到晚都有人使用。公园周边环境的功能单一性会让公园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空空如也。同样,公园也需要不同的使用人群来增加生气。公园只有在城市生活丰富的地方才能慢慢积累人气。但是决不可以驱逐人群为代价开垦新公园,因为公园并不能代替一个地区的多样性。装饰与建筑上的多样性并不是公园真正的多样性,只有周边人群的经济、社会阶层多样性才有意义。
不适合将公园本身用途的多样性过度分散在不同的公园里。真正成功的公园都没有同类的竞争者。
公园设计中要注意的方面有:多功能性,公园本身需要有功能上的多样性,吸引人到公园的不同地方去满足不同的需求。站在入口一眼就能看完的公园将会失去人流。 中心,每个公园也需要有一个中心地区,一个游园路线的高潮部分。阳光,周边的高楼不应该将公园里的阳光挡住。环绕因素,公园周边的高楼是公园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
公园应当首先尝试以功能的多样性吸引连续的人流,如果不可,应转向发展单一特点以吸引特定人群。总体上来说,处于空荡、危险地区的公园会加深该地区的危险性,而处于多样化的地区的公园将会为该地区锦上添花。
5.城市住宅区的作用
住宅区的划分——设计与人口对应的公园、学校数量——其实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并且相当愚蠢的概念。一个地区的犯罪率与住房质量、学校质量的好坏,居民的经济状况都无关。在一个小镇中,人人彼此认识,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而在一个大城市中,住宅区的划分会使城市变成一堆小镇。城市中的住宅区是一个无谓的概念,城市的交融性、互动性、流动性才是城市的精髓。
如果将住宅区视作城市居民自我规范的单位,以下三种是有益的:以整个城市为一个住宅区,街道住宅区,十万人以上的超大住宅区。这三种住宅区彼此互补,彼此加强。以城市为一个整体,需要思考的问题有资金的流动,政府政策的制定,社会福利等。城市的完整性与多样性满足人群的各种细分的需要。
已经介绍过的街道住宅区的作用:建立街道监视网,实现对当地居民同过路的外来人的保护;建立日常生活中的信任与互相规范;教化儿童,使其能够负起城市生活的责任。
街道住宅区实际上无法被定义。成功的“社区”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单位,而是社会、经济的实体上的延续体。
第三种重要的街区形式是片区,它在所有小的街区跟整个城市之间起平衡作用。一个片区需要大到足够与市政厅的力量抗衡。当一个孤立的街区遇到了自己所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片区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片区能否强大到能担当起居民的民主自治单位主要依靠它在多大程度上破解了其中各小住宅区之间的隔阂。
有效的城市分区规划应当致力于:使街道充满生气;使街道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有次市政性的权力;将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空间融进街区中,增进片区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增强片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特点。
城市不应容许单一性,应当强调多样性。一个街区的中心并不能取代街区本身的多样性与完整性。片区的大小依城市的大小与人口数量而定。美国城市的塑造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选票与金钱。
片区并不由边界线划开,而是由交互使用与生活划分开来。一个成功的片区绝不仅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社区。一个成功的片区应当包含居民之间一系列不同的(在不同场合结交的)关系。人种以及居民人员构成与片区的发展毫无关系。
三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1.多样化的来源
应当从混合用途/多用途的角度来思考城市的意义,而不是逐条列出单一的城市用途。
大城市本身便是多样性发展的天然温床。城市越大,制造业便越多样,小型制造商的数量与比例也越大。小型制造商本身市场狭窄,只能在城市中互相依存,并彼此增进多样性。
城市在娱乐、文化、贸易方面的多样性得益于如此高的人口数量与密度。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有:一个住宅片区必须满足不同功能,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街区要短,转角与拐弯的机会越多越好;必须包含不同年代、样貌、经济价值的建筑;必须包含高人口密度(包括居民)。
2.混合用途的必要性
打个比方,在一条街道上,工人(制造产品)与本地居民(提供零售、饮食服务)相互支持,同时吸引更多的产业/居民进入当地。
曼哈顿地区面对着严重的使用问题,它的使用人群性质单一,使用时间不平衡。增加居民数量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居民人数再怎么增加也无法同它白天的使用人数相比,并且新增住宅会占去可能的经济发展的空间。
增加新的混合用途的第一步是有一个明确的实际的规划目标。新用途必须同时吸引潜在新增人群与原来的人群,不能抑制其它潜在可能性,并且应与当地风格特质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到两种用途多样性:第一种,基本用途,包括工作地点,部分教育、休闲机构,以及(某种程度上)图书馆与博物馆。当两种或以上基本用途结合,令不同人群在不同的时间使用街道,次级多样性的发展环境将被发展起来。次级用途指对应于基本用途而生的服务,当它只为单一基本用途服务之时,它的效率是天然低下的。混合用途的效率要求在不同时间使用街道的人群需要使用相同的街道以及街道设施,且这些群体之间需要有某种相互关联性。高效的混合用途并不是一种“感觉上”的状态,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经济问题。
现代城市中心太过偏向于商业(e.g. CBA),使得下班时间后人烟稀少。因为一个城市的各部分都会受到市中心的影响,所以市中心决不能在功能上与城市的其它部分隔离开。
3.小街区的必要性
很简单。小街区意味着更多的街,更多的街与街的交叉,从一点走到另一点有更多种走法,可以经过更多的店面。联结不同建筑的因素并不是风格上的相似性,而是使用的连续性与通行的交叉。店面们都喜欢开在角落。更多的街道,或者说更小的街区,能够深化街区的混合使用,增进多样性。
4.旧建筑的必要性
一个没有老房子的街区使得只有负担得起新建设工程的企业才能够进入,这些企业要么有高利润,要么有高补贴。连锁店、连锁餐馆能够负担盖新楼的开销,而本地酒吧、外国餐馆、当铺等只能进驻已有的楼房。超市、鞋店能够盖新楼,书店与古董商却一般不行。高赞助的歌剧院、美术馆能够进驻进楼,工作室、画廊、美术用品商店、乐器行只能进入老房子。老房子对街区的唯一不良影响仅仅是它的“老”本身——楼房的渐渐老化,除此之外,老房子为街区带来多样性与卖点。城市需要老房子来产生新的混合用途。
5.人口集中的必要性
人口的缺乏导致对文化设施的要求不足,郊区低人口的结果是永远只有主流人群发出声音。不仅市中心需要高人口密度,住宅区也需要拥有高人口密度。高人口密度不是多样性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住宅区需要有效利用土地。住宅人口高密度与住宅人口过分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查表明住宅密度较大的地区居民状态并没有比低密度地区要差。在郊区特制刚刚失去,到城市的安全、便捷、多样性能够被培养起来之前,有一段人口密度的“中间密度”,这段密度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同样,人口密度也不能太高,一定程度以上的人口密度会要求建筑规范性、效率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当地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占地面积低自然导致楼房的规范化,低占地面积与楼房的多样性是两个不相容的因素。
回到之前讨论过的话题,高占地面积保证多样化,同时也要求更多的街道的存在。大量的街道,公园与充满生气的公共场所,各种非住宅建筑,与多样化的住宅本身加在一起,建设性地在解放了高密度的楼房之外,为整个社区增添了多样性。
城市的高密度人口不是一种灾难,而是一种财富——它带来活力与多样性,刺激市场细分。我们的任务是,促进“人口密度”和“多样性”,创建城市生活。
6.关于多样化的迷思
关于“多样性是丑陋的”:所谓的规范化的设计其实暗示着一种混乱:一种关于方向性的混乱,在你的行动中,它暗含着无尽的单调与重复。无论颜色、形式、材料如何多变,在单一功能的建筑群里,还是不存在真正的建筑多样性。
关于“多样性造成交通堵塞”:只有在功能单一的地区,人们都借助汽车来达到交通的目的,才会导致交通堵塞(就像人们都会选择开车去郊区)。越是功能多样化的地区,人们越是会通过步行来达到交通的目的,越不会有交通堵塞。
关于“多样性导致损害性的功能”:
对于第一类被认为是“损害性‘的元素:垃圾场、二手停车场等,比如说,并不是垃圾场导致了一个地区的没落,而是因为一个地区的步行交通不发达,人烟稀少,用地效率不够,才导致了垃圾场的出现。
对于第二类:酒吧、剧院、诊所、小型工厂等,它们在郊区的危险的地区存在,并不代表它们不能在城市中扮演活跃的角色。在低收入社区中,殡葬服务如同药店、律师、牙医、牧师一样扮演着公共角色,代表尊严、理想、与文化。停车场、重型车库、加油站、大型户外广告与企业,如果在不正确的地点以不正确的规模出现,将会对街道景观造成不好的影响。
城市分区规划的细分性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诸如“本地便利店”“区域购物店”这样的分类被提出来。举个例子,一家蛋糕店,既包含本地化的便利服务,也有全区与全市范围的吸引力,这样混合的作用该如何细分?分区规划的缺点在于造成单一性,混淆建筑物的功能与规模,造成街道的断裂,抑制混合多样性。城市的意义在于“提供在其它情况下只能靠远途旅行才能获得的‘奇怪’的服务”。
四 造成城市衰退的原因
1.多样性的自我摧毁
造成城市衰退的基本原因有:
城市多样性的自我摧毁
城市中单一强势元素的不良影响
人口的不稳定性导致的多样化衰竭
公共或私有资本对于发展的厌倦。
多样性自我摧毁的模式是:
有多样化导致的城市的某部分的成功带来竞争,竞争中的赢家的行销模式将会受到复制,从而导致多样性的毁灭。同样,该地与周边的居民组成将会被分层分区,从而抑制多样性。零售业的竞争会影响整条街区,工作或居住空间的竞争会影响街道群与社区。一旦赢家的特征被大量复制,促成成功的环境与背景因素将会被破坏。这种现象是经济的必然规律,是促成赢家胜出的一种自然延续。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鼓励重复的元素重定位到附近的需要的地带:鼓励多样化的城市分区规划,公共建筑在维护多样性方面的坚定性(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单一方向的改变),以及竞争性分化。
2.边界真空的恶性效应
大型的单一用途元素附带会对周边造成恶性后果的边界,如铁轨、亲水地带、校园、高速公路、大型停车场与公园等。它们具有低土地使用效率,切断了街道的连续性与活动,将用途单一性扩散到周边的地带,使得大部分的人群基本不涉足此地。边界同时将城市切碎成小的碎片,终止了城市的流动性与交融性。但是如果能将边界变成城市分区的接合处,更好的流动性能够被达成。
3.贫民区的改造与形成
政府的贫民区改造项目最多只是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最坏的情况下,它们损害了周边社区的连续性与混合性。贫民区最大的问题是其中的所有人都急着搬出去。某些“贫民区”实际上只是“低租金地段”,在某些情况下是完全可以进行自我改造的。一个地区的街道生活的弱化先于被鉴别为“贫民区”而出现。贫民区自我改造的根基是一个社区的公共生活与街道安全。政府与城市规划者们无法直接防止贫民区居民搬出贫民区,但是可以通过增强街道安全与社区的集体感使人们留在原地。
过分拥挤是贫民区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贫民区自我改造的初步现象是在空闲住宅不增加的情况下,部分居民的主动迁出(同时代表居民的主动居留)导致的人口下降(居住拥挤的缓解)。然后整个社区在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竞争与活力。居民们教育、经济上的差别造成的不同人群的不同发展状况导致了社区的自我多样化,抑制地方主义。城市不应该倡导“将中产阶级带回城市”,而应该努力培养新的中产阶级。
虽然贫民区自我改造是从经济水平提高的人群带动的,新移民以及经济水平偏下的人群也为增进社区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在自我改造的同时,贫民区需要有对歧视的消除作为保障。贫民区现在遭遇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是所谓的“城市重建”的项目(其本质是破坏),规划者们对已经显现出复兴迹象的贫民区特别有兴趣,觉得有潜力建成中高档社区,“将中产阶级带回城市”。
4.长效资金与短效资金
我们生活的环境的改变主要来源于这三种资金:
传统的非政府借贷机构如储蓄贷款协会、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
政府贷款与支持如土地清空补贴以及FHA(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的住宅抵押贷款
以及高额的,来自地下钱庄的贷款。
这三种资金都为城市带来短效性的急剧的变化。贫民区自我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用黑名单是针对一个地区的损害性的措施,而一个危险的现象是政府的城市贫民区名单与信贷机构的信用黑名单越来越趋同。而黑名单地区可以通过当政府对贷款作出担保时的常规信贷,或者公共住宅项目资金来得到财政支持。地下钱庄的钱难以控制,但至少可以减缓“短效资金”的冲击。当它被用来购买潜在贫民区住房从而获利时,其实背后也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改造而非消除、迁移才是解决贫民区的最好办法。
五 各种策略
1.住房补贴
住房同资本主义的许多其它商品一样,都有政府的参与,但不能因为政府资助了,就能够将住房完全接管过来。
对于如何对无法负担房价的人提供支持,提出租金担保法,将政策的对象从“住房项目”转移到了实际的“住房”。相关部门将称为住房补贴室(ODS),它将为建房方提供建房资金的担保(如银行的贷款抵押担保)与建成后房租起租的担保,保证他们能建成,能赚钱。作为要求,建房者必须在ODS指定的地区建房,同时必须从指定地区的住房申请者中选择租户。ODS对房租支付的补助应该采用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家庭收入越高,住宅资助越少。这个方案可以刺激黑名单地区的新建设,防止征地重建的行为,最重要的是以渐进的方式实现长效的影响
2.城市的腐蚀与机动车的道路阻碍
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计划不过是对19世纪的“田园”“马车”的天真的怀缅,其结果是造成隔离与寂静,而现代城市则是拥挤而富有活力的。汽车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平衡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关系。汽车并不能为缓解行人数量作出贡献因为汽车占据的空间替换成行人的抵消效果必须考虑。同时,各种公司需要车辆来满足服务、运输、交通要求。
行人下意识地走在街道两边,因为街道两边更加有趣。城市的腐蚀是一点一点慢慢完成的过程。而一个问题是,一座城市为汽车提供的空间越多,人群对汽车的需求也就越多。需要使城市的停车空间与对汽车的需求量达到一个平衡。汽车是郊区生活的必备,而在城市中,应当尽量控制私人汽车而给商务卡车、出租车等更 多空间与效率。当因为汽车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多——停车场、车库、交通等,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会逐渐郊区化,失去了活力与多样性。这便是城市的腐蚀。
机动车的道路阻碍,是边缘性随机性发生的事件,比如说,一家新开张的剧院因为备受欢迎而人群阻碍了正常的汽车通行,比如说卡车等重型机动车影响了汽车的通行。这样的事件能缓慢、逐渐性地对一个地区的私人交通量进行缩减,而巴士(公共交通)、卡车(货物运输)等机动车应该被鼓励。卡车意味着贸易,意味着就业。在这个角度上来讲,道路阻碍是一件好事。
3.视觉秩序:它的局限性与可能性
19世纪的乌托邦者继承了18世纪浪漫主义的自然思想而拒绝城市的社会化,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像艺术品一般的简单社会。而“重复”与也同时成为了城市的秩序。实际上,各种元素的混合才是城市的秩序与法则。要通过城市本身来研究城市,而不是借助于蜜蜂巢的模型。城市需要的不是开阔延伸的视觉远景,而应该通过“视觉阻断”加强街区的集中使用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感。在一种基本的、规整的棋盘街道系统中,引入一些非规整的街道,是美国在城市设计策略方面作出的一个贡献。在单一用途的街道上,没必要应用视觉阻断;也不必在所有街道都采用同样的、死板的视觉阻断,应当自然吸引人;视觉阻断应注意表现为“转角”而不是“死路”。
地标可以强调街区的独特性与城市的多样性,而作为一个地标,好的设计本身,好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建筑的衬托,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最重要的是地标本身功能的独特性。街道也可以通过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来突出自己的特点。最重要的是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城市就是容纳这些变化的一个奇迹之地。
4.拯救廉租区(National Housing Project,简称project)
廉租区的最大问题便是多样性的自我毁灭,他们需要被重新编织到城市的骨架中来。最需要的拯救的是低收入住宅区。最基本的办法是将通过街道将整个社区与外界连接起来,并且引入非住宅用途的建筑以驱逐死寂与危险。小贩推车与室外买卖点可以起到帮助作用。针对住户最高收入的限制应该消除,因为应该依靠收入增加的住户来保留社区的亲切感。这一点与对地面住宅建筑的重新整合(使融入周围地区)与住宅楼内的安全保证,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集中的文化、市政中心,应当采取相似的策略,将它们解体分散到整个城市里,才能使不同用途的楼房起补充作用。
5.街区的管理与规划
目前城市规划的核心必须要建造以当地街道为主的街区网络,去除空旷与边缘地带,针对贫民区的自我改造,以及澄明城市的视觉秩序。当下大城市政府机构的官僚化以及部门化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协调合作脆弱,重叠、冲突、且混淆不清,他们倾向于将城市问题当作一个简单的整体来看。我们需要能在具体的地方进行协调的规划单位。城市行政机构应该横向化,以行政地区为单位,同时保留城市范围的垂直服务部门,各部门的内部结构应该合理化。庞大的政府缺少人性而充满混乱。
6.城市的问题所在
人们通常把问题想成两个极端:简单有序(两个变量)或者复杂无序。
花园城市概念中的两个变数:住宅数量与工作数量直接关联,休憩场地、空场、学校、社区中心作为附属变数。在引入物理的概率方法后,复杂无序的多变量使得原有的两个变量的意义更加重大。人变成了单位,变成了数字,变成了电子、沙子或桌上的台球。而生命科学的进展却有很大的启发性,确定一个具体因素与变数,然后顺藤摸瓜观察其他因素与变数,由点到面的方法对于复杂有序问题十分有效。要发现城市里的非平均数因素,体现在日常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方面。城市不同于自然,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来思考,它与自然相互补足。
说起在线社区,脑子里最直观的是BBS,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但这并不代表社区的终极形态。什么是社区?什么是工具?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解决一个专业的问题,往往在这个专业之外。从她的这本50年来关于城市规划最出色的著作中,窥得了关于社区的一些思路。
街道:安全,沟通,引流
关于安全:
在一个城市中,人行道肩负着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让人走来走去,而是安全。朝向街道的窗户,小便利店,小摊贩和在街上来来回回走的人,他们有意无意的成为了这个街区的观察者,很难想象在一个接踵摩肩的街道上会有抢劫发生(当然恐怖分子另当别论),所以这些无意的观察者维护了这个街区的安全。可以想象我们深夜回家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点脊背发凉,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些观察者。
对应到在线社区上来说,为什么活跃的社区往往不会出现很多Spam信息?这跟活跃的版主和热心的会员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如同很多观察者一样注视着街道的安全,保证没有人在这里撒野。对应到产品设计上来看,最新的回复,在线人数,在线状态,都是在提醒“你不是一个人在这里”。
关于沟通:
人们在街头巷尾讨论着家长里短,楼下的阿婆往往是街坊新闻的广播台,这些沟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人们对这个街道的感情。一些健康的街道,总会有这样的地方供人们沟通,比如彩票站,比如某家小店,比如某块树荫。为什么我们居住在一些老小区(以及一些大院)会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感情,在街道上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城市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花园大道”和“卫生城市”,将街道两旁种满了植物,并且取消了这些可能沟通地方,人们能相遇的机会变少了之后,冷漠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
在在线社区中,沟通依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简单来讲几乎所有的论坛都有一个叫“灌水区”的地方,甚至每个帖子下面的回复也都是在促进人们的沟通,这里来看豆瓣的产品设计就非常好,用户可以在各个维度各个层次去讨论去沟通,这让用户非常具有代入感。没有任何讨论的地方,所有内容不可评论,一个如Google搜索结果页面一样精确且不可评论的列表,或许对于工具性网站来说是非常好的设计,但是对于社区类网站来讲,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关于引流:
街道可以给各个地方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而街道的交汇处往往是最热闹的也是商业最发达的地方;一条冗长且没有交叉的街道,会让人很少有探究到底的欲望。另一个例子是公司楼下的全家,白天开着侧门我们会经常去买东西,但是下班后虽然很饿,但是犹豫没有侧门得绕一圈过去,几乎很少有人愿意过去买东西了。
在互联网上,虽然页面和页面之间不需要物理距离只要一个超链接即可,但是在产品设计上依旧应该注意路径的设计。过深的路径用户很难探究到底,而缺乏了相关性的推荐,就好比没有岔路口的街道,会让用户错过很多或许对他有用的内容,也会降低网站上内容展示的频率。当然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有了岔路口开任何商店就可以高枕无忧躺着挣钱了,还是需要分析这个路口人群的喜好,否则即使再大的流量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一定还是会倒闭的。
建筑:多样性,密度
关于多样性:
很多城市的CBD总会有这种感觉:白天时候人声鼎沸,夜晚的时候如鬼城安静(比如郑东新区),其很大作用就是多样性的缺失。当一个地区的建筑几乎只有一个功能的时候,来此的人群和使用的时间就会非常固定,这样的街区往往很难吸引更多的人过来,而且也很容易出现无人问津的时间。反之上海的田子坊就是一个多样性密集的很好的地方,这是一片石库门老建筑,除了兼具历史和观光价值之外,还有很多酒吧和商店,以及许多艺术工作室,这就吸引了不同阶层不同兴趣的人群,并且会保证在白天和黑夜过来都有事情做,而这个街区的活力,就非同一般(挤死人了啊!没事儿别过去吃东西,都没座位的……)。不过多样性很容易被短视的经济利益所破坏,比如在闹市区的一些盈利能力偏低的歌剧院和展览馆,虽然他们不能带来很多经济上的价值,但是却能吸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到访,继而提升街道的价值。如果奔着经济利益去,全部建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建筑,则又会回到本节刚开头描述的那种情况。
作为工具性网站可以让用户使用完立即就关闭,而社区的活力却往往在于“逛”。这并不是说在线社区就需要包罗万象,而是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之后,通过不同的功能和内容来吸引不同的用户可以在更多的时间访问。比如点评网除了查找精确的食物之外,还有母婴结婚等频道,这样就能在一个产品框架下吸引更多的用户过来。而评论,榜单和用户自己创建的榜单可以留住那些资深用户和没有明确目的的用户频繁到访。
关于密度: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低密度住宅的口碑往往高于高密度住宅,但是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虽然过于密集的建筑会导致公共设施压力骤增,但是如果密度不够,往往会让一个街区趋于“鬼城”。这里面说的并不是建筑的设计密度,而是实际使用的人(包括到访的人),如果密度一直不够,多样性就会衰减,随之而来的则是整个街区的衰落。
开过论坛的朋友都知道,过早的拆分板块往往会导致论坛灾难性的衰退,因为本来在一个板块里虽然可能话题有点多有点重复,但是确能保证有足够的人流和活跃度,但是拆分之后虽然目的集中,但是却没有足够的人来互动。访问这个板块的人得不到足够的互动和支持,也会渐渐的离开。基于城市设置分站的网站,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一线城市人口基数和互联网普及力度,往往会很快让公共区域混乱。而这时候过细的拆分却会阻止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在信息量不够的时候合并板块,保证有足够的密度,才能让这些小地方慢慢的发展
生存与毁灭:贫民窟,资金
关于贫民窟:
我喜欢经常去一些贫民窟中寻访,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法往往是将这里推平了重建。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只是转移而不是根治。解决贫民窟最大的力量不是外界的政府和商业力量,也不是其中有钱的居民,而是住在其中普通收入的居民。就像我上大学离开教师楼的家属院之后,虽然经济能力和见识得到了提升,但是却没有为院子做任何的贡献。反而是一些大爷大妈,在不停的上访下让坑坑洼洼的小路变得平整,院子里面普通收入的工人集资盖了新的房子。而院子就是在这群人的不断努力下,没有继续衰败下去(或许还会变好)。
只要你不是重新做一个新产品,就要考虑现实用户群的情况。因为你很难说我放弃现在这种中低收入的人群——因为他们太笨不会用产品并且总闹事——立即上几个针对有钱人的功能就能改变现状的。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抱怨说我们留不住高级用户,所以要想办法留住他们。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你不是垂直专业网站,高级用户离开你是必然的,就如贫民窟的人一旦有钱了大部分会选择搬走一样。这时候应该更多把目光集中在中级用户,如何将正能量传达给他们,鼓励他们并且帮助他们一起完成社区的改造。
关于资金:
我们往往能在城市的郊区看到大片新区拔地而起,政府对这些地方的投资往往是一次性大量的资金注入。但是城市的发展除了这种大量的资金一次性的注入,还需要很多渐次性资金的注入,比如一些老的小区的改进,一些保证街区多样性的基金等。
虽然没有参与过网站的投放,但是之前几次广告大战的结果却不是很乐观。除了一次性巨大的投入引爆传播之外,日后还是需要连绵不断的输血,因为如城市的建设,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其实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除了资金之外,最关键的应该算是注意力了。在一次大规模的投放之后,产品和质量团队应该立即跟上保证能留住用户,而投放过去之后,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日常精力的投入和改进还是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这样才能让网站健康的持续发展,否则又会变成一座“鬼城”。
—————————————————————————————————————
这只是第一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很多理解还是比较肤浅。但是能看到在线社区和现实中的社区还是有很多的共通之处。现在看到的是现实中的社区规划映射到在线社区上的一些指导思路。
最后很喜欢简 · 雅各布斯犀利的文风,她并没有迷信他们行业中风靡一时的“花园城市”的设计风潮,而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总结,将整个城市看作一个动态的有机体,重新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让人耳目一新。
那么在这个高度同质的互联网行业中,又有多少迷信需要鼓起勇气去破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