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习的谣言

2024-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筱叶子YJ

在《现象式学习》第40页说到三个有关学习的谣言。

第一个是一心多用的谣言。人脑的多层次系统允许暂时性地处理和控制信息以便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但工作内存有限,即使不是全无可能,也很难同时处理两个不同来源的信息。然而人可以非常快速的切换任务。所以我们以为我们可以“一边……一边……”,其实很多时候可能都是因为我们可以非常快速地切换任务,而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可以一心多用。

因此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一心一意,在课堂上学生确实要做到专心致志才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教授的知识,我们其实可以在训练孩子的专注力的方面下点功夫的。

第二个是学习方式的谣言。这里指出按照学生的学习“类型”或者风格来设计学习环境没有意义,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不断发展学习的功能性和产出性。因为简沃.蒙特教授提到过学习取向、类型或概念取决无学生是否自愿对含义进行处理而不是死记硬背。这种学习取向不是人的特质,而是学生和学习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重视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境,创造更多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天生禀赋的谣言。它反映了一种僵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截然相反,它降低了我们认知能力的上限以及不断努力的弹性和意愿。虽然,每个孩子都不同,会有各自的特长,然而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或者好动不能静下来,比较调皮的孩子我们更要有耐心。孩子处在成长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做评价。要多鼓励孩子去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习变得有意思。

真的是这样的吗?认识有关学习的谣言有什好处呢?值得我们每一个做教育的人去思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