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人物

爱唠嗑、爱美食、爱旅游的苏轼

2023-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采集书简

苏轼,宋代文学巨匠,自号东篱,因其文学作品卓越,被赞誉为“苏子书”或“苏仙”,留下众多的优美诗文,被后人广泛传颂。

苏轼的出人头地

苏轼老家是眉山的,他自幼聪颖过人,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苏轼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弟弟苏辙一起赶考,然后苏轼中了状元,而他弟弟也在五甲之内,为此朝廷一举录用了爷三,并且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们三人也占一席之地。

当时苏轼参加的科考已经不是死记硬背了,经过范仲淹的改革后,采取自由发挥的形式。也就是针对时下的情势写论文,发表自己的见解。苏轼写的是《刑赏忠厚之至论》,主要就是表达仁政的思想。

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很是赞赏,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写的,防止人家说他偏心,所以给了个第二名。后来拆开试卷才知道是苏轼,所以在复试的时候直接让苏轼做了状元。欧阳修后来是这么评价苏轼的:读了苏轼的文章真让我汗颜,非常痛快,我要为苏轼让路,让他高于我一头。这也是“出人头地”的由来。

苏轼做了状元后当了什么官呢?

苏轼在成为状元后,朝廷封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如果按照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相当于一个市的副市长。

苏轼在官场也是按部就班提升的,在他仕途上升的期间,母亲去了,他回家守孝了三年,之后父亲又没了,他又回去守孝了三年。而等他再次返回时,王安石变法(参考我前面写的《思想半前卫的王安石》)就已经开始了。

苏轼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苏轼当时并不反对这个变法,但是他觉得有点操之过急了。苏轼认为朝代稳定的时候,要是进行全面改革是会有反作用的,反之要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任何改革都好推行。

苏轼当时是欧阳修的门生,而欧阳修是十分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你要说苏轼是保守派也对也不对,因为苏轼不喜欢内部斗来斗去,所以他就申请离京。

北宋的士大夫胸襟宽广,虽然在政见上不和,但并不代表苏轼、欧阳修和王安石就完全是敌人。王安石为苏轼求过刀下留人之情,苏轼还特地去看望过晚年的王安石。欧阳修去世之后,王安石还为他写了《祭欧阳文忠公文》,盛赞了他。

乌台诗案的主人公——苏轼

苏轼离开京城后,先是去了杭州任职,后来又调任到诸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悼念亡妻的《江城子》都是在诸城写得),接着是徐州,再到湖州。苏轼到湖州做官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也是在此时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官场危机。

在古代不管是去哪个地方任职,都要写一封给皇帝的感谢信。苏轼去湖州时,写了《湖州谢上表》,文中写道“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新党狡辩为对朝廷的不敬。因为此,苏轼被抓了,这也就是乌台诗案。

苏轼被关了一百多天,毕竟宋朝当时是不杀士大夫的,还有就是王安石报告朝廷说不能杀才华横溢的人。因此苏轼被释放了,然后贬到了黄州,就是现在的黄冈。

苏东坡的由来

苏轼被贬到黄州时,生活上都没有什么保障,好在当时他的铁粉马梦得为他借了官府的五十亩地。而这块地就在黄冈的东边,苏轼就将它命名为“苏东坡”,这也不是随便取的。

苏轼是白居易的粉丝,当时白居易在重庆当官时,也在城东有一片用来种花的地,白居易将其取名为东坡。所以苏轼自名为东坡,也是向白居易表达尊敬。

苏轼创作巅峰的几年

苏轼文学创作方面高产的几年就是在黄冈,赤壁系列《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在赤壁完成的,而赤壁就在黄冈的旁边。

苏轼其实是非常接地气的,在黄冈种地,和农民都是称兄道弟的。他自己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苏轼的这种行为其实在当时比较叛逆的,毕竟那时的文人追求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的这种性格也造成了一种局面,那就是在京城当官待不住,在地方上就很吃香。

苏轼在黄冈任职期间,还创作了《寒食帖》、《河东狮吼》、《定风波》等等。毕竟这五十亩地是官家的,所以苏轼决定到沙湖买点地,路上淋了雨,他也没有打伞,《定风波》就是这样产生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是宋词代言人吗?

苏轼在当今看来可以说是宋词的代言人,但在当时还真不是,柳永才是。不过当时柳永等人写的词多是抒情的,比较偏重男女的爱恨情仇,因此大街小巷颇为流行。

而苏轼呢,他只是借用词牌名,他的创作题材很广,有自然风光、雄心壮志、人生、怀古等等。可以说,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

唐宋八大家里是没有柳永的,当时宋朝的文人是看不上“词”的,普遍认为这是民间的,不雅观。但苏轼在文人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看得上“词”。

苏轼美食家的一面

东坡肉也是苏轼在黄冈期间创造的,当然还有东坡饼。

苏轼再次被重用

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皇帝太小为由垂帘听政,任用司马光为新的朝廷班员。而司马光呢是保守派,所以出任以后就把王安石的党系处理的非常干净。他十分欣赏苏轼,于是就召唤苏轼回京,在半年内苏轼被提拔了四五次。

苏轼回来后,很不满司马光清理新党派,于是就又申请去其他地方任职。后来苏轼被派到了杭州当官。

苏堤

苏轼调任到杭州后,完成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将西湖的淤泥清理了并用其围建了堤坝,这也就是今天的“苏堤”。

苏轼是很亲民的,他也十分懂民众,所以到地方任职又敬业又专业。也正因为此,只要他干好了,朝廷就把他召回去。可苏轼在京城就是不能适应无法融入,于是就继续被调任颍州、苏州、定州,以至于各个地方都有“苏堤”的存在。

苏轼的结局

苏轼的仕途是一波三折的,宋哲宗执政后,新党派又活跃了,苏轼的遭贬之路就开始了,被贬的地方越来越往南,甚至都到了海南。当时岭南最恐怖的就是瘴气,一个人被贬到岭南去,就是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在当时的宋朝,要是被放任到海南,那是很重的一个出发,也就仅次于满门抄斩了。但苏轼被贬至此并没有死去,宋徽宗即位时他又被召回,却魂归在回京的路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