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

读书笔记 | 《穷查理宝典》芒格的复原力

2017-12-24  本文已影响26人  我是高黑

芒格经历过丧子和单眼失明的痛苦,并成功的走了出来 ,这两个,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

的确,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失败或者打击的剧烈程度是分等级的,重大疾病、残疾、失去至亲,这些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伤痛,有些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的感知是不同的,一个小孩失去了一只宠物狗,一个青少年失恋了,一个成年人事业受挫,其心理感受不见得比上述那些重大打击更轻。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注定要经历一些重大打击的,早晚而已。

《心流》是米哈里的成名之作,也是关于积极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里面介绍的案例可以看出,很多人在经历了重大打击包括残疾之后,反而在生活中,更容易进入一种心流体验,原因之一就是更加聚焦自己可以做的少数事情。受到打击以后并非就必然幸福度下降,人是可以选择,也可以适应的一种动物。

我个人没有经历过芒格级别的打击,但是情感和事业上的挫折也没能幸免,而且也一度觉得那种打击是毁灭性的。但是现在再回忆,基本没啥感觉了。所以我的经验就三条:

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

关于拆书和拆书帮。

读书有三难:

1、读完一本书本身就不容易。一般人平均的阅读速度是一小时4-5万字,一本20万字的书,要5个小时左右,每天读一小时,也得一周。考虑到每天很可能抽不出一小时时间,考虑到有些书需要停下来咀嚼、反思,考虑到有些内容可能自己一个人压根没法理解,所以读完一本书很可能需要两周、一个月,甚至更久,还不能保证能读懂。所以,事实是,很多人都会半途而废。

2、能把这本书消化更难。就算你读完了,你能复述一下讲给别人听吗?你能写一篇书评吗?很可能,你读完就基本忘光了。

3、能学以致用就更难了。成功、习得技能和读书,这三件事本来就没有必然联系,或者关联度很弱。

举个例子。你看完厚厚的一本介绍如何打高尔夫的书,本身就不容易。看完后,你能把书的内容讲出来,就更难了。即便你把这本书看10遍,讲3遍,也一点都不能保证你就会打高尔夫球了。

现代人首先就对成功过于渴望,成功者本来就是少数,人的欲望又是无穷的,落差是必然。如何填补这个落差,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个球踢给了读书这件事,希望书籍能帮忙把这个大坑给填上。不说读书本身很难吧,谁说读书就是那剂药方的?

这个认知 ,自然给了贩卖知识焦虑症的人以机会,其实说到底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成功学。

我并非刻意否定读书这件事,而是说,凡事过犹不及,不要赋予读书过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说到拆书这件事,它肯定是打中了很多人的痛点。正面意义我觉得有二:第一,它指出成年人读书不是为了构建思想体系,而应该是拿来主义,把有用的知识拿来添砖加瓦。所以,不必然要读完一整本书,任何有用的章节都可以拿来精读。第二,以输出带动输入。把相关知识读透,并且强迫输出,甚至学以致用。

但是负面意义也不小:

1、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拆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每一篇都独立成文,彼此没有太多联系,自然可以拆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混然一体,你拆出任何一部分单独来读,都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且还很可能理解错误。

2、只拆一些片段来读,本质上和手机上看文章的碎片化阅读没有区别。不是说碎片化阅读不对,但是这不能取代读大部头的深度阅读,尤其在学术上有些追求的人,深度阅读是不可能规避的。

3、书的素质有好有坏,而且还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很多严肃科学研究的结果都可能被后来的证据推翻。贸然的针对一些片段做深度阅读,并实践之,本身是有风险的。博士生写博士论文时,一般要求要读200篇以上的相关学术文章,并写文献综述,就是为了全面掌握信息,避免被个别结论误导。

4、认为拆解了书籍,深入掌握了知识,甚至在实际中应用了,就能提高技能,就能取得成功,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归因。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离不开老师和教练的指导,离不开失败和成功反馈中的琢磨。而成功本身,决定因素就更多了。

至于拆书帮,我想说几点:

1、人都有依附于一个组织的需求,这是人的天性。本身无错,知道就行。

2、《大西洋月刊》12月份有一篇文章,The Consumerist Church of Fitness Classes,说的是美国社会里的健身房,部分取代了以前教堂的作用,人们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去一个固定地方,做一些程序化的事情,获得一些稳定的社交。

3、拆书的初衷,说强力研读可以省去高额的培训费用。但是实际上,拆书帮却有很多培训课程,怎么理解里面的逻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