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辅成先生》有感
前几日,在一位同事的引荐下开始在微信上阅读。
在感慨如今阅读渠道便利的同时,心中涌起阵阵窃喜:可以浏览我心向往之的精神大餐了。
昨日在好友推荐的书籍中,我看到了《燃灯者》一书。一看书名如雷贯耳,这是我心心念念的一本书。年前参加在郑州康平路小学举办的2018年新年书会时,有老师在台上声情并茂的朗诵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让我一下子深深的记住了这本书。
我怀着虔诚的心,细细品读书中的每个文字,被书中辅成先生的哲学思维所深深震撼到。原来中国还有如先生这般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求知求仁的道路上,并在教学时把自己的学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一代。我的拙笔竟不能传达出我对先生人格的仰慕。
先生不愧一代鸿儒,一代贤哲,一代燃灯者。他一生对哲学的深思,对伦理学的贡献,让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有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在那样一个社会昏暗的年代,先生能坚守着自己心中对人性和道义的传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人们常说:“人生三大幸,出生时遇到好的父母,求学路上遇到好的恩师……”作者是幸运的,在那个年代,那个年龄遇到一个指引他前行的人,燃起他对知识的追求。
读辅成先生,让我看到自身的肤浅无知。先生对知识的诠释让我汗颜。我辈只是略识几个字罢了,谈不上知识分子。以往对书籍的阅读,也只限眼前几本小说,散文罢了。没有真正触摸到有用的,能启迪心智的书籍。看到先生引领作者所读书目,我像看天书。真是井底之蛙呀!
先生是真正的“燃灯者”,通过作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何为人生导师。在他的引领下,不仅开启了作者对哲学的一番求索,还让更多的人见识了先生一生对知识,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先天下之忧而忧其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乐的胸怀。先生满腹经纶,心系天下。他把学识应用与当时的社会中,用笔杆书写人性和伦理,来唤醒民众。让当时沉沦的中国,有了精神的支撑。
先生到死对整个社会风气都没有如愿。学术腐败,官场混乱,民生危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让先生苦恼。他出国寻求干净的学术之地,想把心中的抱负才华施展。但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都是如此。二战留给各国的创伤和阴影都没有复原。先生兜转一圈也没有为自己曾经的豪言壮志找到出口。
古代先贤学哲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夙愿,先生也不例外。这是有良知的读传统文学长大的先贤们的宏愿。他们读书做学问不像如今这么功利。他们想为后代留下些痕迹,想为后代人在遭受心灵创伤和身体迫害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依。
为何近代战争中出现“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现象。”就是因为近代没有了文化信仰,没有了“舍生取义”,没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义气。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灾难。
先生心中的郁结也是如此吧?看到国不成国,民不是民的“文革”现象,有良知的文化人心中怎能不凄凉?
我愿余生紧随先生的脚步,为这个不算完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