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桃源梦
林染橘黄,秋水为霜,是最适合赏菊的季节。
提起菊花,“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自然就浮现脑海。此诗诗名《饮酒》,陶公爱菊,周敦颐《爱莲说》将菊定位于“花之隐逸者”,因而我一直将此诗当作田园诗,提起此诗总是能看到陶公手执酒壶,斜躺床榻,透过茅屋窗格赏远山近菊,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
今日细咂全诗,我忽然意识到此诗的重点恐怕在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心远地自偏”才是全诗诗眼。一般诗都是四句、八句或十二句,这首诗却只有十句。我想陶公写此诗时,怕是酒酣正浓,前四句道尽主旨,再四句写菊花、南山、山气、飞鸟,仿佛生活惬意,其实是在顾左右而言他,最后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断然结尾,把读者引向他方。
陶渊明真的惬意吗?我怀疑不是。出仕是封建社会的中国为读书人设置的唯一出路。若没有当过官也就罢了,陶公却是做过官的,因此诗的前两句在不经意间出现两个对比:曾经的“车马喧”对比现在门前冷落,曾经亲近朝堂对比辞官后的“地自偏”。为何对比,只因心有牵挂,果真不萦于怀则会选择遗忘。正如李白口口声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实内心最渴望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恨没有机会卖身事国。
文人墨客,大都狷狂,陶渊明撂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便傲然辞官。李白、苏轼等一大批文人无不爱渊明,概因这种文人之气一脉相承。官场制度讲究等级森严,而文人之气要求自由平等,二者实在不可兼容。因而,李白才高八斗,却被放金而还;百姓热爱苏轼,朝廷却将苏轼一贬再贬,一直贬到海南岛。
像一则笑话所说,官场如同猴子爬树,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全是笑脸,左右全是耳目。孤芳自赏、高傲不羁的陶渊明,恐怕是既不愿看他人的屁股,也不愿看到子民的奴颜婢膝,那自由的思想向哪里突围?《桃花源记》应运而生。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桃花源记》。
一进桃花源,入目“土地平旷”。平坦的土地首先在地势上形成人人平等的条件。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但养活着自己,还有余力外销丝绸、茶叶、瓷器等,良田、美池、桑竹成了每个中国人的终极向往。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地与地之间不分界,人与人之间不设防。
“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青壮年共同劳作,老人小孩乐在其中,想必桃花源里的分配方式已经进入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人人平等自由,无人管理而秩序井然,人们通过农业劳动和大自然交换有限的能量,这是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理想国。
感谢陶公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精神的后花园,让我们白天在嘈杂鼎沸中为五斗米折腰后,夜晚有一个缓冲之地,能够躲避其中舔舐伤口,为第二天积蓄继续奋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