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桥东上塘街、下塘街和水东街

2024-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惠州桥东水东街始形成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东西走向,东至水东南路,接惠新西街,西至合江楼,接东新桥,全长近800米,宽10余米。在明朝中期,水东街与府城之间修筑了东新浮桥,以连接桥西惠州府城和桥东归善县城,由此形成惠州古城“一街挑两城”的城市格局。明清期间,桥东为归善县中心,因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成为惠州乃至东江中上游的交通枢纽,水东街也因特殊的位置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国后,随着东江水运交通进一步发展,水东街商业发展达到鼎盛。今天的水东街,仍延续了自明清以来的商业功能,并保存了完整的民国风貌骑楼。

水东街东入口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水东街,也成为惠州知名的休闲旅游打卡地。

春节期间,这里成为年货街。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小吃作坊,现场炸制本地传统小吃角仔、蛋散、糖环。买了一袋蛋散,一斤装20元,特别香脆。还有阿嘛叫,香嫩软糯,5元两个。味道不错呀。饿与不饿,都可以买来吃。

近日特意又走了一遍水东街,发现了几处历史建筑。譬如水东东路156号,惠州生产资料商店,始建于民国时期,店前摆有竹椅、竹耙、竹箩、竹扁担等,勾起我少儿时的回忆。还有水东东路31号,崇利商行,不知道以前是做什么买卖,现在是卖玩具。

水东街在今天看来,尤其是对于一个不是在这长大生活过的人来说,并不觉得有多稀奇。但是,想到曾经的繁华热闹,或者看百年前的水东街,那时家猪还在大街上跑,彼景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变化之大,又不叫人不感慨。

与水东街南边,隔着一排骑楼,且平行的一条街,就是上塘街。上塘街和水东街之间,有多条窄巷横向联通。有上塘街一巷、上塘街二巷,上塘街二巷铺的是石板、上塘街三巷等。以水东街为主,上塘街作辅。因此,我将它们好有一比,水东街是大老婆,上塘街是小老婆。大老婆看多了,可以转到隔壁去看看小老婆。又因水东街热闹,上塘街相对幽静,又好比是无锡之于上海。

上塘街

上塘街也是东西走向,东接水东南路,西至新建路,接下塘街。概五百米长,四五米宽。

上塘街上有多处历史建筑。如上塘街一巷3号林振雄故居、上塘街三巷1号、上塘街79号、上塘街63号何宅等。

另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有两处。一是上塘街70号,东湖旅店。关于东湖旅店,有写过《参观东湖旅店》;一是上塘街43号,欧式也许是苏式的二层建筑,有五个拱门。新近修缮过。据了解,此建筑是1959年惠州特大洪水时期,政府建来安置灾民的房子。

上塘街68号也很有意思,门前有一棵巨藤。根部直径概有十余厘米,向上攀爬到三层楼高。那么粗的藤,跟树没什么两样,不知是什么树。好奇问屋里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说是金银花。抬头再看上面细叶,才认得出来。又问有多少年?老先生说有30多年了。

下塘街东接上塘街,西至新民后街,另一段与上塘街T相交,所以,下塘街呈一个“T”字型,“T”的下部即南面至桥东路、水门大桥辅路。

依我看,上塘街其实就是水东街的外沿街道,属水东街的一部分。如果把水东街比做大门前脸,那上塘街就是后门。

这两条街,往西,汇合于合江楼,东新桥桥头。往东一直走,水东街这边接惠新西街、惠新中街,到惠新东街;上塘街这边在水东南路往花园后街,经过江逢辰故居门前,接桥东路,小塘下,汇合于惠新东街。再由三吊龙或双湖塘,最后到达康宁路上的梅州腌面馆。逛累了饿了,正好坐下来尝尝特色美食。这是我习惯且喜欢逛的路线。

合江楼上拍水东街(东) (南) 合江楼上拍桥西(西) 合江楼 水东街西入口 水东街今貌 百年前的水东街 惠州生产资料商店全貌 惠州生产资料商店 梅县特产 水东街上的阿嫲叫 水东街东头,隔水东南路,对面接惠新西街 上塘街东入口 上塘街上的历史建筑 东湖旅店 防洪建筑 古藤,原来是金银花 上塘街杂货店 防洪建筑二楼上拍上塘街 上塘街上的林振雄故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