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沐沐分享有感
说句题外话——开始日更之后,我似乎爱上原本心怀恐惧的黑夜了。
昨天睡前,听了沐沐的分享,其中有两条和我脑袋当中的库存发生了共振。
其中一条是,当你觉得无事可写的时候,就从眼前开始写起,比如现在坐在电脑前心里的情绪,手边的杯子,照亮着的台灯。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眼前的真实场景。另一条是,记流水账也可以有亮点。这和老报有一次点评文章时的说法异曲同工,“虽然五百字很短,但是让这五百字产生一击,有力量”。
我感慨,世上大道都是相通的。
第一条说的是观察。不需要你有多强的文字功底或者表达能力,只是把你看到的哪怕是平铺直叙出来都是可以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首先要看到。用老报喜欢用的词儿叫“凝视”。凝视是有深浅的。而写出来的文章深浅也随之变化。很多人打生活中走过,太匆匆,本就顾不上感受任何事情,更何况手里还总揣着一个不断往外弹出碎片信息的手机。更是削弱了人的敏感度。其中有一部分对于工作还是上了心的,暨“凝视工作”,那么他就能得到那一部分专注带来的快乐。
我想起来做硕士论文,其实也是一样的逻辑。定题之后开始之前,首先要看上至少有一百篇相关的文献,你对即将讨论的题目会形成基本的框架。然后基于这个大的框架,精读最近三至五年的文章,弄清楚每篇论文的实验方法、数据和结果以及讨论。把类似的流派归在一起,比较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最后,呈现自己的实验数据以及结论,并给自己的文章在历史的肩膀上找一个位置。一般,在做完文献综述之后,你就会拥有一双敏感的眼睛,能随时发现某一篇新的文章开展了哪些新的工作,并立刻加在以前的知识树上。
能否看到,在于是否足够敏感。而敏感来自于用心,也来自于积累,来自于刻意练习。
第二条,说的是传递信息的专注。专注才会有力量。这就像一张好的相片,有一个在焦的前景,比整张图片都是前景更能够传递有效信息。还像一个好的广告,最终它传递的东西可以击中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转化成购买冲动乃至于行为。
我脑子里浮现过,这十年我看过的最成功的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个保健品市场的传奇。一个没有生存周期的产品。逢年过节,这个广告会铺天盖地的播。只是那对卡通老太太和老爷爷每年穿的服装不太一样。最土的广告。也是最专注的广告。
正文分割线……………………………………
除了逻辑,文字表达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去表现情绪。高兴,悲伤,抑郁,温馨,这件事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以后可以多关注。
听沐沐分享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