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人更文800字点赞飞鸟集•作业本

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感想

2023-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甜果铺子

这篇古文好像是在初中的时候学过,当时我们把它背下来了,现在读起来感觉它非常亲切生动、活泼有趣。作品诞生于先秦的战国时代,从中可以看见作者的文采和哲理思想功底好。

邹忌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他把自己跟城北的美男子徐公相比,问妻子、小妾和客人谁更美?大家都说他长得更美,可是他私下照照镜子,却又失去了自信。有一天徐公终于来到家里,邹忌仔细看看对方,确实感觉到自己不如对方美。

邹忌当时是齐国的相国,他通过别人对自己样貌的评价,反思联想到齐王在朝廷上能否听到别人治理国家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因为你是国王,别人怕得罪你,不一定敢说真话。

第一段,进谏的原由。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修长,仪表堂堂。“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话。

难能可贵的是,邹忌在这一片赞扬声中,并没有忘乎所以,而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第二段,进谏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

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第三段,进谏的效果。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奖赏。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提意见的人“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效果,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威王已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

齐国从此日益强盛,周边各国都过来拜见抄作业。齐王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力强盛,威震诸侯,达到制敌“战胜于朝廷”。

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有利益关系的上下级或两方之间,别人总是会投其所好制造假象。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