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性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系统升级永久
1.偏见
正所谓自己的感受很好得到别人的感受不好得到,这就导致了可得性偏见来判断,所以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说的同理心为他人考虑,为什么说有了同理心就有凝聚力,因为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公平对待,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判断事情不带个人色彩,这样才能真正服众。
2.范围
偏见可能是只在一定范围内的产物,过了一个值后你会怀疑它的正确性,比如相貌今天被人说很帅可能10个人说我帅你会觉得嗯我很帅,可是到了第十一个人说的时候你会怀疑为什么今天特反常甚至觉得别人在说反话,你会觉得自己没那么帅,但当今天别人说你丑时,可能5个人说你丑之后你会怀疑为什么都针对我说这个话,还会觉得我不会那么丑。
3.不可得
就比如重金求子的街边小广告一样,本来只有几个优点我可能觉得可得,可是一旦写的太过美好就觉得不真实,我反而会感觉不可得会感觉太假了,我会警惕起来这是不是骗人的。
我想我们一旦看到太多案例说明好处反而会启动相反的机制来抵制太多于显而易见的判断。
就跟我们在太过吵杂的街道会感到不舒服,太过安静的街道就会让你感到害怕一样的道理,我们的大脑喜欢刚刚好的难度,太高了会放弃太低了没兴趣,太好觉得够不着太坏觉得不安全。
这种可得性偏见一旦关乎自身的判断你会被自己骗过去,比如你很自卑可是要你回忆你自信的时候,你也不会自信起来,因为你在自卑感里还无法立即自信起来。当你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时候,你也不会因为你想起自卑的是会让你自卑,因为你习惯了自信。
就比如一个在小城市待久的人想到大城市会感到兴奋,可以有机会奋斗向往着大城市,可是大城市里待久的会想到小城市的安逸闲散生活,觉得这样就可以不那麽拼搏轻松些。这是因为他们所看重的点不一样看到的缺点不一样,也是从自身的考虑出发的,才会有这样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