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我替你安定,你代我流浪
1.
我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希望是我那种抽烟喝酒,逃课早恋,化妆爆粗,任性自我的学生。
我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既乖巧听话又安静内敛,所以才会渴望有这么一个截然不同的青春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想要做一个和现在的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想要有一个和现在的生活不同的人生。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就赤裸裸的展现了我们这样的私心,电影讲述了一个文静乖巧的女孩七月,在13岁的时候遇到另一个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女孩安生,她们从相遇相知到相爱相撕的青春故事。
影片中,七月乖巧懂事,安静温柔,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象牙塔中安逸的成长,但看似乖巧的她内心却住着另一个张扬叛逆的自己。
而安生是一个个性十足,桀骜不驯的女孩,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常年在外很少管她,所以她不得不倔强又叛逆的独自成长,但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住着另一个乖巧善良渴望呵护渴望温暖的自己。
当这样两个人相遇,注定要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她们有哭有笑有爱有恨,所以这不是一部简单的青春片,而是一部将友情,爱情,人性融为一体,并同时给予重头戏的青春片。这也是一部烧脑的青春片!
就连原作者安妮宝贝(庆山)也说,七月与安生是一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是自我的对抗与和解。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表达人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觉知、挣扎与探寻。
2.
关于这部电影的故事脉络,我想了很久,一直觉得很难梳理,正如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有不同的收获。
作者安妮宝贝用文字传递了一个人两个自我的挣扎故事,导演曾国祥用画面呈现了复杂人性下不同人生轨迹的故事,而演员周冬雨和马思纯鲜活的演绎了桀骜不驯和乖巧文静的两个女孩不同人生状态的故事。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既可以七月是主角,也可以安生是主角,又或者家明也可以成为主角。
站在不同的主角立场去讲述,就会有不同的故事要呈现。这也是我一直很难下笔去写这部影片观后感的原因。
但我想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在优柔寡断的家明身上,或在安静乖巧的七月身上,或在放荡不羁的安生身上,他们鲜明的性格特征,都有我们的影子。
影片中,着重戏份更多的仍然是七月与安生,但推动故事发展的却家明。
影片用倒叙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先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李安生,咨询关于网上连载小说《七月与安生》的作者林七月的信息,李安生否认了自己认识林七月,在回去的地铁上遇到了男主角家明,当家明认出里安生后,安生选择了逃离。画面开始回到她们13岁的时候。
13岁那年,安生与七月相遇,七月带安生回家,她们一起吃饭,一起回家,一起洗澡,一起睡觉,形影不离,从13岁到17岁,她们就像彼此的影子,密不可分,越爱越深。
可是17岁那年,一个叫家明的男生出现,从此改变了三人的命运,明明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但是三角恋却刚好相反。
家明是一个优秀俊朗的男生,七月喜欢家明,当她把这个小秘密告诉无话不谈的好闺蜜安生后,安生抱着保护七月的心态偷偷去学校打探家明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当她遇到家明,她没有想到,原来七月喜欢的人,也是自己喜欢的人。
最后当安生知道家明也喜欢自己的时候,她选择了离开,因为离开是对七月最好的保护,因为七月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正如后来她对七月说,“让我在你和家明之间选,我肯定选你啊。”事实她也是这么做的。
3.
安生离开家明和七月以后就过上了漂泊的生活,如果三个人注定有一个要离开,那一定是安生,因为家明和七月是同一类型的人,她们都更爱自己。
很多时候我在想,安生喜欢家明,大抵也是因为家明和七月是一类人吧。
安生的性格决定了,她的离开不仅成全了七月,也成就了自己。
古灵精怪的安生敢闯敢闹,敢爱敢恨,敢做自己,她走南闯北,遇过渣男,也遇到真心待她的人,她在酒吧当过服务员,在地下通道睡过觉,在游轮上当过服务员,在售楼部卖过楼,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遇到过千奇百怪的事,但是她坚强的活着,这是她的本能,也是她的本事。
在别人眼里,她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她见多识广,她自由自在,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越漂泊就越渴望安定,她宁愿有一个温暖的家锁着她,她宁愿有一个爱她的男人陪着她,她愿意放弃这所谓的自由。
但是这样的生活不属于她李安生,属于她最好的朋友林七月,她最爱的七月替她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七月就是另一个自己,七月幸福,就是她的幸福。
4.
在七月心里,安生也是另一个自己,她的生活只有家明,学校和家,但是安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待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安稳度日,但是安生却见过她很多从未见过的风景,去过她很多没去过的地方,也经历过很多离她很遥远的经历。
七月渴望去飞,但是她始终没有勇气去飞,因为她过着被别人羡慕的生活,她应该知足,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颗蠢蠢欲动想要远走高飞的心从未停止。
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想像安生那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她也想肆无忌惮毫无顾虑的做自己,因为在她的心中也住着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孩。
她没有勇气去做的事,她最爱的安生帮她去实现,安生替她看更远的风景,走更多的路,安生做着那个肆意的自己,正是七月心中渴望的样子,所以七月爱安生,爱那个和自己不一定的女孩,爱那个一直在做自己的女孩,爱那个自己渴望成为的女孩。
也许没有家明,安生也会是安生,七月还会是七月,但是因为家明,安生更加安生,七月却不想再做七月。
5.
在影片中,当七月和家明要结婚时,家明选择了逃婚,七月终于有勇气选择自己想过的人,但是这一次她依旧自私的让对方替自己做决定,亦如当初安生替她做决定选择离开一样,她以同样的方式逼走了家明,成全了自己。
因为这样她就依然是无辜的她,这样她就可以毫无畏惧的去追求自己想过的人生。
很不幸的是,她怀了家明的孩子,她找到安生,最终选择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她还没来及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却难产而死,孩子最终被安生收养。
七月的人生有太多遗憾,安生用文字还七月一个灿烂的人生,一个自由的人生,因此安生以七月为笔名写了《七月与安生》这部小说,在小说中,七月过着安生曾经漂泊的日子,她终于圆梦了。
而现实中的安生,结束了漂泊的生活,抚养了七月的孩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我想每个人都是这样,安定的人羡慕漂泊的人,漂泊的人羡慕安定的人。
七月想成为流浪的安生,安生想成为安稳的七月。她们是彼此影子,彼此羡慕着对方,却又只能做让对方羡慕的自己。
影片导演曾国祥说:“七月和安生,其实是一个女人的两面,是我们成长到人生中的一个阶段的转变。可能,小时候你是安生,长大成熟后变成了七月;或者,小时候你是七月,但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想要做回安生。轨迹不同没关系,都一样精彩。”
6.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部烧脑的电影就是因为,看电影时你需要跳出安妮宝贝的原著,需要跳出电影中安生笔下的《七月与安生》,从而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七月与安生的现状。因为小说和现实还差着一个放大镜的距离。
一位豆瓣的影评人这样评论这部电影,他说:七月与安生,熟稔的如同一个躯体里的两个灵魂,花开两朵,一莲并蒂。
所以我想,每个像七月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安生,每一个像安生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七月。
安生表面张狂,心里却住着一个柔弱的七月;七月表面柔弱,心里却住这一个不羁的安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月与安生的结合体,因为我们都是矛盾体。
影片中七月替安生安定,安生代七月流浪。七月替安生装乖,安生代七月叛逆。七月替安生享受温暖和爱情,安生代七月体味冷漠和漂泊。
安生做的了自己,却并不安生,七月做的了人见人爱,却做不了自己。也许我们都被别人羡慕着,也许我们正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也许也有人过着我们渴望的生活。
但愿我们都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既能做的了自己,又能人见人爱。
这是一部值得再看一遍的电影,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虽然我们的一生远没有主人公那样丰富多彩,但是每个人又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这是一部对人性自身探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