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作确实可以疗愈身心,梳理自己
文:宛青扬
图:网络/自拍

亲人群里,姐姐们发了好多外出游玩的照片,还有小视频。她们笑靥如花,周围也是一片繁花似锦,一副很休闲浪漫的神态。我突然感觉很累、很累,一阵委屈感油然而生。
清明三天假,今天已是第三天,前两天我除了下楼扔垃圾和喊孩子们回家,就没出过大门。每天陪两个孩子练琴和辅导作业,我就要坐好好几个小时。等他们休息,看书或下楼玩的时候,我就赶紧做家务、忙着三顿饭。
我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去做,下周面临考试,每天的写作,读书。最近压力挺大,这两天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的时候,由于心里有事,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温柔,时而急躁。连孩子们都说:妈妈怎么忽好忽坏的?
每次发完火,孩子们伤心难过,我的身心也更加难受、疲惫。这段时间先生也出差在外。我倍感孤独、压抑。
下午,当我看见姐姐们发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我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在群里和姐姐们聊了几句,其中我说了一句,便没了下文:突然感觉好累啊。
随即二姐发了语音:累什么呀!孩子又放假了,不要接送。
我没有聊了,想和姐姐们诉说一点自己的小烦闷,但没有诉说的入口,刚想说点什么,便戛然而止。

我不怨家人。她们不知道我下周要考试,更不知道我每天写作,读书、学习之类的事情。每次和母亲视频聊天,她都纳闷我的“忙”,在她的想法里,我每天就是接送孩子,忙忙家务就清闲OK了。
记得写作群里的小伙伴们。有人说,没事喜欢和群里的小伙伴们聊天:聊聊书籍、说说写作、谈谈电影、叨叨情感之类话题。因为有人懂,有人听,有人接得上话题。有些事我们甚至不愿和家人诉说,却愿对从未谋面的群里伙伴们吐槽一番。这就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
我没有告诉亲人。即使他们知道了,也不会理解支持我的每件事。什么写作?挣钱吗?离了学校还读书做什么?有用吗?
我有一个始终认为女儿读书多没有用的父亲,也有一个重男亲女的母亲。小时候我一直听话,做个“懂事”的孩子。偶尔反抗一次,为了一只被父亲将要摔死的小狗,我大声向父亲喊道:小狗也是一条生命,不能为了几十元钱就把它打死了……
话没说完。父亲扬起手“啪”地一声,落在我的脸颊上,顿时火辣辣地疼,眼里也盈满了泪。

从那后,我便更少了言语。长大后也习惯了如此。连我们的买房,换房他们也不知道。我和先生去签购房合同时候,总能见着卖方的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再三斟酌的画面。那时我就在想,父母好像给了我们真正的独立。
“自力更生”这几个字是母亲时常对我说的话。当我生下双胞胎儿子的时候,她就常说。当孩子们才半岁多,婆婆因为老迈,不能再帮助我的时候,她更是常说。
我知道她怕,怕我让她帮我一把。她也从没说过要帮我的只字片语,我也从没对他们要求过半点。一手把孩子们拉扯大,现已是两个小小少年的样子,健康活泼。
我不怨他们,小时候有委屈。长大了便真的“自力更生”了。
只不过这两天的疲惫和心酸,此刻写了,心情舒畅了许多。本来有种想哭的冲动,此刻也消失了,反而却来了,生活依然积极美好的感觉。
孩子们的问题也是用来度我的,不是有句话说:教育始于孩子为难我们的那一刻。下周考试的压力也缘于我平时的付出不多,也让我明白怎么更好的安排时间,更好的自律。
孩子、学习,还有生活。这一切不就是我的成长吗?
写作确实可以疗愈身心,梳理自己。很好,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