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这些事儿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之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我想和你谈谈“质量”

2020-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是师先生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把组织的质量政策应用于规划、管理、控制项目和产品质量要求,以满足相关方目标的各个过程。

所涉及的过程有(定义):
1、规划质量管理--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和/或标准的过程。 简单记忆“定标准”
2、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是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 简单记忆“少出错”
3、控制质量-- 为了评估绩效,确保项目输出完整、正确,并满足客户期望,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简单记忆“改错”

先来个对项目质量管理有个整体的了解

各个过程的关注点:

在管理质量过程期间,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识别的质量要求成为测试与评估工具,将用于控制质量过程,以确认项目是否达到这些质量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知识领域有两个用于其他知识领域的特定输出。即:

下面看一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相互关系

核心概念

项目质量管理需要兼顾项目管理与项目可交付成果两个方面,它适用于所有项目,无论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具有何种特性。

质量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则需专门针对项目所产生的可交付成果类型而定。

无论什么项目,若未达到质量要求,都会给某个或全部项目相关方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质量”与“等级”不是相同的概念。

质量作为实现的性能或成果,是“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等级作为设计意图,是对用途相同但技术特性不同的可交付成果的级别分类。

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团队负责权衡,以便同时达到所要求的质量与等级水平。质量水平未达到质量要求肯定是个问题,而低等级产品不一定是个问题。例如:

精确是指精密程度的度量,重复测量的结果非常聚合,离散度很小。

准确是对正确性的评估,指测量值非常接近实际值。

精确的测量未必准确,准确的测量也未必精确。

项目管理团队必须确定适当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预防胜于检查。

最好将质量设计到可交付成果中,而不是在检查时发现质量问题。预防错误的成本通常远低于在检查或使用中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成本。

现代质量管理原则

  1. 质量是符合要求和适合使用
  2. 反对“镀金(Gold Plating)”
  3. 管理层的责任(管理层负85%的责任,员工负15%的责任)
  4. 规划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
  5. 预防胜于检查
  6. 持续改进——PDCA循环、六西格玛、TQM

质量管理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质量成本(COQ)

由于项目的临时性,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 COQ 决策,通常是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PMO 或运营的关注点。

按有效性递增排列的五种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的三个过程

1、规划质量管理 “定计划、定标准”

规划质量管理是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或)标准,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和(或)标准的过程。

主要作用是,为在整个项目期间如何管理和核实质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质量规划应与其他规划过程并行开展。例如,为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而对可交付成果提出变更,可能需要调整成本或进度计划,并就该变更对相关计划的影响进行详细风险分析。

主要输出成果: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指标。

2、管理质量 “少出错”

管理质量是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

主要作用是,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识别无效过程和导致质量低劣的原因。

管理质量使用控制质量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向相关方展示项目的总体质量状态。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管理质量有时被称为“质量保证”,但“管理质量”的定义比“质量保证”更广,因其可用于非项目工作。

在项目管理中,质量保证着眼于项目使用的过程,旨在高效地执行项目过程,包括遵守和满足标准,向相关方保证最终产品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期望和要求。管理质量包括所有质量保证活动,还与产品设计和过程改进有关。

管理质量的工作属于质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管理质量被认为是所有人的共同职责,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项目发起人、执行组织的管理层,甚至是客户。

所有人在管理项目质量方面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尽管这些角色的人数和工作量不同。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度取决于所在行业和项目管理风格。

在敏捷项目中,整个项目期间的质量管理由所有团队成员执行;

在传统项目中,质量管理通常是特定团队成员的职责。

工具与技术

主要输出成果:质量报告、测试与评估文件

3、控制质量 “改错”

控制质量是为了评估绩效,确保项目输出完整、正确且满足客户期望,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核实项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已经达到主要相关方的质量要求,可供最终验收。控制质量过程确定项目输出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这些输出需要满足所有适用标准、要求、法规和规范。

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控制质量过程的目的是在用户验收和最终交付之前测量产品或服务的完整性、合规性和适用性。

本过程通过测量所有步骤、属性和变量,来核实与规划阶段所描述规范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在整个项目期间应执行质量控制,用可靠的数据来证明项目已经达到发起人和/或客户的验收标准。

工具与技术

主要输出成果: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核实的可交付成果。

小结

1、管理质量关注过程。

2、控制质量关注结果(可交付成果)。

3、统计抽样的频率和规模应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确定。

4、质量审计是在管理质量过程组中。质量审计通常由项目外部的团队开展;质量评审通常由项目团队内部开展。

5、控制质量输出核实的可交付成果,作为输入经过确认范围过程组,形成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6、对亲和图、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矩阵图、散点图、帕累托图、核查表、统计抽样、核对单、审计等工具与技术的理解需要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