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走捷径”的理解

2018-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詹迅

不走捷径,就是捷径。这是我最近读到清华大学管理学老师宁向东的一篇随笔,而接受到的思想。

这有点类似我们经常听说的慢即是快。本着写一篇东西,或许对读者有益的初衷,或者又到了新的一次交作业的契机,谈谈我的理解。

文章里有这样的一个关于阿赫瓦里的故事。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10月20日的马拉松比赛因天气影响,参赛选手成绩平平。16时30分,其他参赛选手都完成了比赛。 17时30分,颁奖结束。观众开始起身离座。 18时30分,组委会通知沿途服务站开始撤离,沿途观众开始三三两两回家。但没多久,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传来:有个选手还在跑! 没错,那是阿赫瓦里。黑夜中,他仍然在朝着前方挪动。散去的观众重新回到街上为他加油,在体育场里也聚集着等待他跑完全程的观众。 19时,在警车的簇拥下,阿赫瓦里终于走进了专门为他打开灯的体育场。他所得到的欢呼、掌声,远比冠军要多得多。

期间记者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 他的回答是“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约11265公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当原本比拼速度的竞赛因为阿赫瓦里的受伤而无法公平公正的进行时,他调整了比拼规则,坚持参加完这个比赛,完成意志品质的锻炼成为了他继续跑下去的理由。宁老师用这个故事来传达他对意志品质的理解和看重,并总结出一句话:什么是意志品质呢?其实,就是一种把牙咬碎了、吞下肚子的精神。

比赛到了最后,阿赫瓦里的对手其实也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在通行的规则中,他是中途受伤与冠军无缘的,但他以最后跑进体育场的成绩另世人看到了他,记住了他,因为他超人的意志品质,他因战胜自己而赢得掌声。

一、速度是相对的。对于速度的感知,取决于不同的参照标的。就像说慢即是快。如果沉浸在对速度的盲目追逐中,眼中看到的是身边的人先于自己成功,自己还在碌碌无为,脑中想的是我的时间紧迫,出名要趁早云云,结果因凭空生出的对快、对先胜的渴求增添自己过多的焦虑,最后还影响了每个当下本该用心经营和成长的自己。原本自我能量败给自我的犹移,表面上自己在不停的赶或超,实则自己的行进的道路逐渐因自己的焦虑和分散而缓慢,慢过自己本该保持持续前进的速度。

二、其实比拼的不是速度。再往里去探索,我们关注的焦点也不应该放在速度的比拼上,那你说我们该比拼什么呢?成长性的检查高于对速度率的测量,如果把我们自己的成长比做一次驾车行驶在路上,那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不是在交警的测速仪上我们快过身边的人吧,而是我们不断提升自我的感知,对于自我的操控更娴熟,对于车况系统的升级更有理解,对于持续突破自己之前的速度增长有理解,换了维度的竞争,其实在告诉我们道在别处,道在自己,假于内求,换维也好,降维或升维也好,以上帝视角检查自己时应该看看是不是流于和别人的比较之中紧绷着自己在执着。别在意速度仪的测量数字。

三、最终,至道无形,(无比较心)没有比较反而可以更好的腾飞。到这个境地,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不要生起比拼心,关键是转化找到自己潜心要做的事,真正与自己所关注的这件事同频共振,更好的理解为,在自己所投入的这块土地上一步一步的走,也许会被看作特立独行,别人与你比拼也好全然不管,寻找心中无敌的感觉,去沉浸在自己想的这件事情上,全然不管外在的、旁观的对于你的速度条的关注。自己心里想要去到哪里,哪怕已经没有赛道,有你在跑,你所经之处就是赛道,阿赫瓦里的赛道即是因他还在跑而存在。

所以,讲到最后,虽然恍恍惚惚不知要点,但我想,要分享的主题还是,找到自己的点,(道的层面),忽略对速度或难易(术)的纠结,快捷的方式也好、枯燥的方式也好,不是最重要的,可能也回到了老师讲过的东西,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扎实的推进、安心的用笨功夫,在自己的道路上无人可以超越,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和自己在较量什么,单纯的超越你无从说起,也没有意义。在这条路上,用意志品质给自己傍身。

宁向东说,今天的这个时代非常现实功利,我在学校里可以深深感受到学生的那种焦虑。但是时代在变,道不变,我很认同王永庆的观念:任何工作都有前途,只要你踏实肯干,只要你努力学,一年可以得其要领,三年则必有所成。

其实,某工作或某工种大一点去理解不也就是至大道的各种术而已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此结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