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教育之迷思(一)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悠遥Haruka

产假期间,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看了不少文章,花了不少钱,报了不少班,产生了不少想法,所以打算把一些零零散散的想法片段记录下来,希望通过这样不断的学习、思考、记录、试错,能够提炼出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当然,如果更乐观一点的想,能够帮助在我之后的对孩子的教育有同样焦虑的家长,那更是再好不过的了。

一、“抢跑”行为愁煞人
昨天跟ELSA的线上英语培训机构的班主任聊天,班主任提到以前他们接收的学生年龄是5~12岁,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要抢跑,所以他们才把孩子的年龄下限放开到3岁10个月。我认为,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抢占低龄市场的想法,但也确实说出了一部分的事实。想想我自己,看看周围其他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安排得如此满满当当,不知不觉中我也放弃了曾经坚定的“让孩子有个快乐的同年”的想法,加入了抢跑大军。ELSA如今4周岁了,也不过是超过了那个培训机构新“下限”2个月而已。

对Missy的教育,我更是从一个月就开始了(可怕)。出了月子,身体差不多恢复以后,我就开始看各种育儿、养育、睡眠类的书籍,甚至打算从三个月开始就对她进行双语的启蒙。后来从一个睡眠公众号了解到了某个早教的APP,就开始在APP上学知识,了解到系统早教其实是从6个月开始的,实在是抢跑得有点过分。双语启蒙也是如此,原则上来说,二外的启蒙可以从孩子三岁开始,母语的启蒙才是从出生开始的。也就是说,除非我跟我的爱人能够天天用英语对话,将英语作为孩子的母语那样培养,否则英语作为二外,还是在孩子掌握了一定母语(普通话)之后再进行为佳。看,又是一个抢跑。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随缘的人,随缘的母亲了,对人如此,对己更是,不太喜欢勉强。但是,这样的我尚且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焦虑,以至于想要慌慌张张抢跑,那些欲培养第二代精英的精英家庭不知道会抢跑成什么样呢?

结论:抢跑其实是一部分“先驱”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殷切希望,带动了很大一部分“不甘人后”的家长共同参与的提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行为。至于是否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效果”,还是因人而异的,还得综合考量其他方面的因素,希望之后我能够思考出个所以然来。

预告
鉴于时间有限,下一点打算下次有空再写。更鉴于如今的渣记性,先把已经想到的,下次要写的东西放在预告里,省得过了这个村没了那个店。

家长心里要有一本帐
如今的社会资源是太丰富了,家长能够从不同渠道了解到教育的知识,也能在很多地方找到教育的培训机构。然而,孩子的教育是课堂+家庭的,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得心里有个大概的谱,知道孩子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或者说是一个大概框架,这样才不会被五花八门的培训班以及教育知识给弄昏了头脑,被“知识”牵着走,反而造成了事倍功半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