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边界意识》听书摘录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盼望_c5ec

  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说白了,就是人与人的相处,需要有界限,或者说有个“度”。

  可现在很多人界限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的底线没有明确的界定,常常被人踩了底线也不自知。

  比如,工作的时候不懂得拒绝,别人找你帮忙,你就顺手做了,结果耽误了自己手头的任务。回家也不清闲,照顾家人、包揽家务不说,时不时还会被抱怨。

  你压力山大,默默承受,可忍耐经常换不回别人的理解。你觉得很心累。

  但事实上,你难受是因为你的边界感很模糊,不懂得守住自己的底线,你总是习惯妥协,不好意思拒绝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难受的永远是你自己。因此,你要做的是树立边界意识,学会守住自己的底线。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边界意识》就为你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极强的方法,帮你守住底线,重获轻松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赖宇凡,是美国加州大学学校心理咨询硕士,也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这本书是赖宇凡的经典之作。

  她指出,树立边界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情绪的绑架与勒索,并借此消除人际关系给我们带来的烦恼,甚至是身体疾病。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读《边界意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带你学会树立边界意识,不被他人的情绪左右。

  你会了解到界限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做到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同时保证自己的边界不被侵犯。你会发现,不论是谁,只要ta的边界被侵犯了,忍是没有用的。

  最有效的应对办法,其实是需要做到有效沟通。我将手把手教你用三个步骤来转换自己的思维,学会有效沟通。学完后,你可能会感受到有效沟通为你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当然,生活中总有特例。总有一些人,无论你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在最后一个部分,我也会针对这种人,为你介绍特别的应对办法,帮你在和他们的沟通中,获得主动权。

  下面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经常听到有人说,人和人的相处要有界限。那界限究竟是什么呢?

  用作者的话来说:“你的界限就是你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就会发出警告,让你知道你被越界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你老公来接你下班时,副驾上坐着他的女同事。虽然老公解释说,女同事只是想搭个顺风车,但你还是觉得不开心。

  你看,这时候,你的情绪就是不开心。而不开心,就是情绪给你的警告。它提醒你,有人跨越了你的心理界限,你感觉不舒服了。因为老公的副驾应该是你的专属位置。

  而女同事坐副驾的行为,侵犯到了你的边界。但你可能会说,你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后,就把自己的不满告诉了老公。可老公却说你想多了。这样搞得你也不自觉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点小气,是不是自己的不开心是不对的?但事实上,对于人来说,有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说,情绪是身体给你设置的警报器,会在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提醒你。而当你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出现时,你要做的,不是去烦它,逃避它,而是应该试着去了解它,接纳它。

  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情绪做一个记录,并去分析情绪背后的信息。比如,你现在很生气。你就在纸上写下“情绪:生气”,接下来就去回忆一下生气的原因。你可能会写,在工作的时候,领导一直在否决你的方案。原因清楚之后,你就该分析情绪背后的信息是什么。很可能情绪是在提醒你,别再闷头自己干了,你该去和领导沟通一下,看看他到底想要什么。

  事实上,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情绪其实更像一个带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引子。

  前面我们说到,情绪是我们的边界,那边界里面有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脑子里有的东西,比如价值观、偏好、思想、意见、梦想等等,都在我们的边界里。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分不清哪些事情是我们边界里的,哪些事情又是别人边界里的。

  试想一下,你的闺蜜明明欠着房贷、车贷,还经常乱花钱,你觉得“恨铁不成钢”,劝她吧,她还一大堆歪理,说什么“做人就是该及时行乐”。你不由觉得有些气闷。

  但事实上,闺蜜花的是自己的钱。她的挥霍,无论是否合适,都是她界限内的事情,和你并没有关系。你去干涉她的花钱方式,反而侵犯了她的边界。而在她的界限里,她做主。如果你硬要打着“为她好”的旗号,把她的界限当成自己的,要求她和你的价值观进行统一。事情发展到最后,结果也一定是,她不听劝,而你生一肚子气。因此,在你因为别人的行为而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你一定要问自己:“ta的行为影响到我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需要“把人家的界限还给人家”。毕竟,再亲近的人,也都该给彼此留有自己的空间。而回到刚才的情景中,你应该做的就是放弃干涉闺蜜理财方式的念头,把她的界限还给她。这样她舒服,你也轻松。但如果放弃干涉之后,你心里还是不舒服,那你就需要回顾一下整个你和闺蜜产生矛盾的过程,看看有没有遗漏什么细节。你可能会发现,在某些细节中,闺蜜其实有过侵占你边界的行为。比如,闺蜜挥霍之后,等到要还贷了,就会来找你诉苦。你看,这样的细节就很重要。闺蜜找你诉苦,占用了你的时间,这就是在你界限内的事情了。而你给了她省钱的建议,她又不听,这让你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所有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你觉得很挫败。看出来了吧?闺蜜浪费了你的时间,才是你生气的根源。

  而在你发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之后,一定要记得,一味的隐忍、退让,自己消化是没有用的。因为对方无法感知到你的情绪,也不会意识到自己侵犯了你的边界。如果你不给出信号,那ta就会继续前进。因此,你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保持沉默。你要做的,是学会主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做到有效沟通。

  那么,该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呢?这也是我们要讲的这本书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其实,有效沟通,你只需要做到三步。

  第一步是用别人听得到、听得懂的方式去说。心理学家诺曼·怀特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说:“任何一对男女,都像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因为沟通风格迥异,就会出现矛盾、误会与烦恼。”就是说,即使亲密如爱人,也会由于来自不同家庭、成长环境不同,而对相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也可能会因此做出不被对方理解的事情。两人甚至会因此产生隔阂。而要想打破这种隔阂,我们不能被动地期待对方来理解我们,而是需要主动出击,用对方“听得到,听得懂”的方式去说。具体来说,可以用 以“我”为开头的肯定式沟通。比如,“我的感觉是……” “我的想法是……”这样沟通方式的好处在于,说的都是与“我”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在我自己的界限之内。这样做,我们既可以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会去冒犯别人的界限。请你把自己代入下面的主人公身上:

  你是个很在意自己体型的人,吃得少,锻炼多,即使工作辛苦,带娃很累,每周也还是要腾出时间跑健身房。只有实在忍不住了,你才会吃点零食。可这时,老公就会用嘲讽的语气开玩笑说:“都这么胖了,你还吃!”你心里很不舒服,回老公:“你别这么说。“老公却只会不以为然地笑道:“开个玩笑怎么了?”你很无语,却又无能为力。但事实上,不是老公不讲情理,而是你误用了以“你”为开头的沟通,误入了老公的界限,去干涉他的说话方式,老公当然不能接受。你该做的,是运用以“我”为开头的说话方式,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说“老公,我真的很努力减肥了,所以听到你说我胖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难受很挫败。”相信爱你的老公听了之后,也会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不会再用类似的语言来伤害你。除了运用“以“我”为开头的说话方式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在你认为别人做错了时候,你还需要把对方的错误讲清楚。关于这点,我想给你分享一个书中提到的故事:丽娜找作者求助,说自家孩子很不听话,老爱和自己对着干。比如,丽娜打电话前,会让孩子别来烦自己。可孩子却不依,每次打电话,孩子都会缠着丽娜,一直摇她,或者抓她的手。丽娜不堪其扰,却毫无办法。作者听了却指出,丽娜的问题在于,虽然讲清楚了自己的感觉,却没有准确地告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而人做事很多时候都凭本能。即使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他做错了,可他自己却意识不到。也就是说,那天孩子除了摇丽娜,拉丽娜的手之外,还做了很多事情。他根本分不清丽娜说的烦他,今天指的是哪件。所以作者建议丽娜在下次被打扰后,好好和孩子聊一聊,告诉他:“你这样摇妈妈,拉妈妈的手,会让妈妈觉得很烦,也会让妈妈做事情变慢,也就更没有时间和你玩了。”孩子听懂后,自然也会照做。

  不止和孩子沟通,和其他人沟通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讲清自己的感受后,也说明白对方哪里做错了。当然,说之前多想一下,确定语气和言辞合适之后再沟通,才会事半功倍。而在说清楚对方错在哪里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二步,给出解决办法,明确告诉对方下次可以怎么做。就像前面说到孩子打扰妈妈打电话的例子。妈妈在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之后,还应给出一个具体的,可以做什么的建议。比如,妈妈可以说:“宝宝,下次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坐在旁边,安静地看会儿绘本,或者玩会儿玩具,等妈妈讲完电话了,就会来陪你。”你看,这样不仅规避了孩子在妈妈身边吵闹的风险,还给告诉了孩子能干什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孩子做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做到。这个非常重要。而在指出了具体的该做怎么做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断磨合了。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步,不求完美,只求进步。对方做好了一定要记得及时给予鼓励。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爸妈忙工作,爷爷奶奶帮着带孩子。但两代人常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比如,爸妈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爷爷奶奶虽然觉得也对,但总心疼孙子太小。结果家里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孩子在前面扔玩具,爷爷奶奶跟在后面捡。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呢?按照前面的思路,你可以先和爷爷奶奶做有效沟通,争取双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执行环节了。在他们偶尔忍不住去帮孙子收拾的时候,你千万别急着埋怨。毕竟,改变需要时间。但只要发现孩子扔玩具,但爷爷奶奶没理他的时候,你一定要及时鼓励。比如,你可以说:“爸,今天宝宝扔玩具时,您没去帮忙收拾,这样真好。而且后来他看没人理他,自己也就不扔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擅长说鼓励的话,也没关系,这里为你介绍一个鼓励的公式,鼓励别人=别人做对了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或者是这件事对你的影响。就像如果孩子主动收拾了玩具,你就可以先说孩子做对了什么,也就是:“宝宝你收拾玩具收拾得好整齐,都不用爷爷帮忙了”,之后再加上这件事情你的感觉:“宝宝你真棒!”就这样,非常简单。

  要知道,人都是喜欢被夸奖,被鼓励的。多夸夸他们,你会发现效果真的很好。

  如果你按照我们上面说的方法,做好了有效沟通,真正关心你的人在行为上都会有所转变。如果在你苦心沟通之后,对方依然漠视你的努力,肆无忌惮踩踏你的底线,反复伤害你,你就要考虑把对方从你的关系中移除。

  但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我们迫不得已要和这些人相处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是本书的第三个方面内容:如何搞定身边不得不防的小人?

  先来看为什么总有人会漠视你的努力,肆无忌惮地乱闯你的边界。

  这其实和他们的思考方式有关。大部分人是习惯用大脑思考。而大脑掌管分析、思考。你和用大脑思考的人讲界限,聊感受,他们能懂,也愿意配合去改变。但还有一些人,他们习惯用小脑思考。小脑是生物在爬虫类的时候就有的脑子,当时为了提高生存率,小脑会自动为周边的物种排序,服从比自己强的,忽略比自己弱的。因此,用小脑思考的人,他的脑海中也会有一个排序。如果他觉得你的排序比他低,那你跟他讲情绪、界线的话,他反而会把你的情绪作为打击你的工具。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在他们的世界里,尊重是留给排序高的,对待排序低的,没有尊重可言。”那我们该如何判断遇到的是习惯用大脑思考的,还是用小脑思考的人呢?

  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用大脑思考的人,你对他越好,他对你越好。而用小脑思考的人,你对他越好,他越不尊重你,甚至会对你越坏。比如电视剧《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她对父母超好,几乎有求必应。她父母也一直都理所应当地从她那里拿钱,去补贴她哥哥。即使樊胜美把自己掏空了,含着泪跟父母说自己真的没钱了。父母也是轻飘飘一句:“那你去找你朋友借啊!反正你到时候必须把钱给我!”你看,樊胜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用小脑思考的人。他们脑子中有个排序,儿子在顶端,所以他们对儿子有求必应。而女儿则被放在最底下,因此,他们漠视女儿的感受,只是一味地索取。在他们心中,女儿是最低等的。换句话说,女儿的界线内应该都是他们的领土。就算女儿抗议,说父母不为自己着想,他们也会反过来责备女儿不知道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如果你和一个人相处时,发现对方总在责备你,迫使你总处在自我检讨的状态,你就很可能遇到的是用小脑思考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用小脑思考的人不一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恶人。他们也会给人爱和保护,只是爱中没有包含尊重。那我们该如何和用小脑思考的人打交道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他们是用什么手段制约人。最常见的就是情绪绑架。他们总是否定你的情绪,让你跟着他的节奏走。试着把自己带入一下下面的主人公:

  你老公很懂得操纵你的情绪。比如,你看到他和女同事聊天暧昧,他会说你太敏感。你工作取得进展很高兴,他会泼你冷水,说这不值一提。总之,他总有办法来告诉你,你的情绪是错的。而你性格温吞,被否定之后,就会下意识妥协,甚至怀疑自己。殊不知,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忽略你情绪的警报,一步退,步步退,最后失掉自己的底线。你很难受,甚至变得不像自己了。但他却不会,因为在他眼里,这不叫侵犯界限,而是接收领地。那有没有办法帮助我们摆脱情绪绑架的桎梏呢?有的,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别压抑自己的情绪,如果觉得不舒服了,就用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主动去探究不舒服的原因。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的界线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步,学会开自己玩笑。幽默感是避开和人争辩的最好办法。因此,当你判断出对方是个用小脑思考的人,并且有不尊重你的苗头之后,你就开开自己的玩笑,避免和对方争辩,免得不小心就被绕到他的逻辑里,受到打压。比如,对方不怀好意地问你怎么还不结婚。你就别去解释具体的原因,直接开玩笑说:“怎么办,就是嫁不掉啊。”以幽默的回答,避开和对方过多接触,以免被影响。

  而如果实在避不开,那就来到了我们要说的第三步,也就是解放小脑,强硬一些去应对。因为在用小脑思考的人眼中,你温柔、礼貌,都是排序低的象征。因此,你的态度可以变得强硬一些,这样对方才会觉得你是个值得尊重的人。比如,你正在交往的男生,是一个用小脑思考,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的人。那他发短信来找你时,你大脑可能会觉得:“快回复,因为让人等是很不礼貌的。”可你的小脑也许会说:“最好让他等会儿,要不他觉得你上赶着他,这样你在他心中的排位又会低下去。”而这时候,你就该让顺从小脑的想法。

  但凡事总有例外,万一用小脑思考的这个人是一个权威,排序真的比你高,比如像前面提到的樊胜美的父母,又或者是老板这种,他的权力能够直接能影响到你,一旦得罪了,就会让你产生心理负担或者经济损失的人,又该怎么办呢?其实,不管这个人的权威有多大,对你而言,他都只是一个外在权威。

  因为他不可能改变在你边界之内的东西,包括你的价值观、偏好、思想、意见等等。因为在你的边界之内,你才是唯一的内在权威。

  你要做的,就是让内在权威和外在权威互相尊重,和平相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记得持续用情绪画边界,坚持自己的原则。

  就像樊胜美,到最后她终于明白过来不能一味对父母妥协之后,她开始坚持自己的原则——给父母足够的生活费,让他们自己支配,但不再妥协,不去帮哥哥还债填坑了。虽然一开始有些难,但坚持下来,她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起色。

  你看,樊胜美不再期待父母改变,不再奢望他们理解自己,反而从自己开始改变,当她学会坚持原则,保护自己时,她的困境也就逐渐解开了。

这也是我在最后想说的,不管和你产生交集的人,是用大脑还是小脑思考,你都没必要去改变他们。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只需要从自己出发,坚守自己的边界,再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去适应不同的人,就足够了。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一共讲了三个点:

  首先,我们了解到了我们的界限就是自己的情绪,边界只要被打破了,就会发出警告,让我们知道自己被越界了。

  这时候,我们不必自我怀疑,觉得出现负面情绪是不好的,而是应该主动去确认情绪出现的原因,做到不侵占别人的边界,也要守住自己的界限。

  其次,如果发现自己的边界被侵占了,我们要学会有效沟通。先用对方听得到也听得懂的方式去告诉他,我们的感受,以及我们觉得ta哪里做错了。

  之后,我们还需要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因为有价值的沟通,并不是表达完自己的情绪,再把别人哪里做错了数落一遍之后,就完事了。

  而是清楚明白地告诉对方,你下次可以怎么做。剩下的就是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不断磨合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一直盯着别人的错处,而要善于发现对方做对的时候,并在及时给予鼓励。

  最后,我们知道了,用小脑思考的人脑海中会有个排序,如果你在他的排序中,处于比较低的位置,那他不仅不会尊重你,还会对你进行情绪绑架。

  而要想破局的话,首先,我们需要先接纳自己的情绪,守住自己的界线。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开自己玩笑的方式,避免和用小脑思考的人争辩,免得不小心就被绕到他的逻辑里,受到打压。而如果实在避无可避的话,解放小脑,强硬一些去应对。

  这本《边界意识》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在很多人讲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当下,它退了一步,告诉我们要守住自己。

  的确,如果我们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让自己陷入困境,连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都无法平衡,那又谈何好好与人相处呢?

  而唯有我们守住自己的边界,维护了自己小世界的稳定,才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自由与快乐。

  不过,看书只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提供知识,但却无法提供行为。如果想真正让我们的生活,通过读书慢慢发生改善,变得更好,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将这些书中的知识和观点加以践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