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态度,一种生活

读书那点小事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1人  华林_c9cd

文/典当岁月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励志篇·赵恒》

在历史的河流中,书是飘飘荡荡的小舟,一篙撑起一朝岁月。

我喜爱读书,尤其是窗外小雨淅沥的时候。我在床边铺上了一张毯子,旁边有张简易桌,一杯热茶,背倚窗台,煞是舒爽。

书无好坏,不管是流传千年的巨著,还是榜单一晃而过的网络小说,都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读书是个细致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些书看故事,有些书看文字。

我喜欢西方的书,因为我喜欢它的故事。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伴我成长,是我儿时的最爱;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下记录一个个小故事让我了解俄罗斯农奴社会的凶残和暴力;小仲马的《茶花女》让我看到西方上层贵族社会的奢靡和肮脏,也看到下层社会的真情和冷漠...

读着西方的著作,你可以看到绅士背后的虚伪,看到妓女对爱情的真挚付出,看到贵妇的淫乱和放荡。个性鲜明的人物,活生生的在书中舞动着身姿。

我也喜欢看中国的书籍,从朝代更替的记录史册到陈芝麻烂谷子的家庭故事,从精简意赅的七言绝句到简短有力的现代诗,从画面感鲜明的西游记到想象力丰富的玄幻小说…所有这些都是有趣的。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看到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走过泥泞不堪的小路,跨过气势如虹的长河,翻越巍峨耸立的大山,穿过满是荆棘的深林。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叙事文和小说,那间昏暗的借书店里留下我们瘦弱的身影,不舍得一天一角钱的付出,蹲在书店的角落直到腿脚发麻颤颤巍巍。精挑细选的书也总是用最快的速度翻阅完,在那些日子里我看完了《高尔基三部曲》《茶花女》《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也看完了《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一本本《故事会》、《读者》和《少年文学》。我想那时候看书是快乐的,买不起的书就像偷来的知识总是很容易令人满足。

现在的我喜欢看散文,可能是华丽的辞藻吸引了我,也可能是作者的心情总能引起我的共鸣。我也经常看小说,一本《26岁女房客》写尽了这些年经历的所有的感情,看到其中零星出现的自己的身影。一本《他知道风从哪里来》将人的信念和理想实质化,让一股清流洗刷着物质横流的肮脏社会。

而今我也想操起笔来描绘生活的细节,可总是画不出饱满的人物,写不出连续的故事,我想还是书读少了。记得有人说过读书就要广涉猎,你可以只喜欢小说但是也要懂得哲学,可以只爱煽情但也要体验庄重,书的世界里就是生活。

曾经为了解西藏,在图书馆里看了两个多月的藏教书籍,那些执着来源于心灵的渴望。那段时间里思绪都是飞扬的,在那片广阔的大地上肆意奔驰。我也曾写过不成熟的文字:读着一本本有关佛理的书籍,有时感动油然而生。眼眶里饱含泪水,感性始终是我世界里的主旋律,消不去,也改变不了。命里的根,扎进命里的土,摆脱不了这泥土的气息。这生命的水,生命的土,生命的养料,都是命运规划好的。从来不去想着要摆脱这枷锁,其实所谓的枷锁才是真正的根系。就像树离不了根从泥土里汲取的养料和水分,这枷锁为我带来梦想,为失望绝望中的我带来希望。我爱它,就像爱家人。有它我就不会有爬不起的想法。

愿在书的世界里徜徉,页页篇幅就是朵朵浪花,开遍生活的每个角落。


原创作品,请欣赏微信公众号“心情日记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