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第十一章——君子怀德
2023-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感悟】
这一章的内容历来有许多种含义,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君子与小人的本义和引申义。正如“天子”的本义是“天之子”、“公子”的本义是“公之子”,“君子”的本义是“君之子”,这里的“君”,最早可以指国君,也可以指家君,总之就是有地位的人主。其实,“小人”也是“君”的儿子,区别只是在于“君子”是嫡出之子,而“小人”是庶出之子。到了后来“君子”才指才得兼备的人,小人”指人格卑劣的人。这两个意义都可以用来理解这一章的内容。表面上看似矛盾,实际上可以辩证地进行理解。
二、君子与小人不同意义理解,决定了后面内容的不同理解。如果以本义来理解君子和小人,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可以这样理解:地位崇高的君之子,应当更多的关注品德,以德修身,以德选人,以德治国,对于大家都看中的领土的多少,自己领地的情况,应该放在第二位来考虑。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应该重视制度的建立,要从长远利益出发。而不能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那这种理解有没有根据呢?可以说有,比如儒家的经典。《礼记·大学》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本章最为全面深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