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手绘

{爸爸}这个“第三者”到底重不重要

2024-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沐一布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现代教育流行一个词,叫”丧偶式”育儿,原指养育孩子的父母,有一方总是缺席的,既做不到陪伴孩子,也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而呼声最高的是爸爸的缺席。

我在养育孩子的初期,也是大包大揽的,我特别喜欢孩子,巴不得二十四小时都与孩子在一起,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一心扑到孩子身上。我认为我是合格的妈妈。

孩子从出生到一岁前,妈妈是第一客体,确实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注,积极回应,为高质量的母婴关系奠定基础。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要渐渐与妈妈分化,最终走向独立。爸爸这个重要角色也即将登场,来帮助孩子与妈妈分化。

爸爸这个角色,不但要完成分化任务,还要负担更多的重要角色,总结如下:

1、避免溺爱

孩子是通过妈妈的子宫孕育而来的,天然地与妈妈连接,所以妈妈对孩子的爱也是母性自带的,避免妈妈的爱浓度过高,没有边界地干涉孩子,或者把“爱孩子”发展成溺爱,爸爸要承接一部分养育孩子的重任。

以我自己为例,青儿出生以来,我特别敏感,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含在嘴里怕化了”,只要我认为会对她身心造成影响的行为,我一律制止,她的一切事务都是我代劳,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被我保护得很好。直到我发现孩子的性格有些怯懦,才作出了调整。

我发现孩子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候,爸爸不会惯着她们,也许是因为懒,爸爸会让孩子自己做很多事。我无意中发现爸爸与孩子的互动,让孩子发展了很多技能,孩子其实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我却没有重视。

2、规则

妈妈与孩子之间,总有一种模糊不清的边界,这让孩子的边界感也迟迟不能建立。比如没有规则,妈妈说好的规定,最后总是会心软,或者不当一回事,让孩子对规则的意识不清晰。

而爸爸则不同,爸爸凡事都喜欢讲规则,比如吃完饭才能吃零食,或者在车上不能吃东西等等,这种凡事讲规则的亲子互动,我并不能接受,我认为规则冷冰冰地横亘在孩子与爸爸之间,也许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但是我又发现孩子们其实不排斥规则,她们甚至会当作游戏来遵守。所以孩子们在爸爸身上学会了规则意识。

3、角色认同

孩子一开始对性别是模糊的,没有男女的概念,所以父母的性别特征可供孩子学习与辨别。特别是同性亲子,还可以观察父母的身体特征来认识性别。

孩子还可以辨别女性和男性的性格特点,女儿通过观察妈妈,耳濡目染地受到妈妈的影响,最后认同妈妈这个女性形象,男孩子如果经常受爸爸的影响,最后也会认同爸爸这个男性形象。

有专家认为,性取向不正常的成人,其实就是童年的创伤,是因为他们在性别认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也就是父母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缺失的,所以他们缺少了参照。比如儿子的童年缺少爸爸或者男性的参与,他们就会认同妈妈,女儿缺少妈妈或者女性的参与,就会认同爸爸。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很深远。

4、爸爸的人格力量

父母是什么人(人格),比怎么做更重要。比如我的爸爸,虽然不是很优秀,但是对我的关爱我总是能感受得到,还有他的阳刚之气,让我很有安全感。这也许就是父亲这个角色的意义。

但是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存在感比母亲要弱一些,他们没有妈妈的积极性,或者主动性,如果妈妈不求助,爸爸一般不会主动去揽下孩子的事,这也是大多数家庭的真实写照。

爸爸也是社会化形象的榜样,也就是事业形象,爸爸的工作能力也会影响孩子,让孩子看到爸爸不同的价值。

爸爸还是女儿的婚恋榜样,假如爸爸的人格比较成熟,能提供女儿所需的情感,那么女儿会以爸爸作为榜样,在婚恋中选择像爸爸一样的理想伴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儿的婚姻观来自于爸爸的影响。

爸爸这个“第三者”,不但承担了母婴关系的分化,还为孩子提供了妈妈之外的思考,让孩子认识到多元的观点,而不是被妈妈“同化”。孩子被爸爸的观点影响,才不会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认知与人格都得以发展。

每个家庭的各个角色都很重要,父母都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养育孩子。父母首先要提供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才是物质基础。童年只有一次,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参与的重要阶段,我们都尽量不要缺席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