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023-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六根弦的流年

文/错夏

      惭愧,如果不是教语文,尤其如果不是教高中语文,可能我都不知道林觉民的这篇《与妻书》。记得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是没有这篇文章的,这是自己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一点原因吧。

      读了看了学了备了教了这篇文章之后,真觉得——这篇文章太感人了!

      为什么觉得感人呢?第一,林觉民对妻子的至爱,至死不渝的爱。第二,林觉民推己及人,对天下人的大爱。

      回顾历史,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则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弱于蝼蚁,对内则压迫人民,猛于狼犬。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时候,有人站出来了;这时候,因为有人站出来了,所以慢慢地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了。

      站出来的人其中就有林觉民。林觉民,字意洞,他生活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晚清。少年始他就志存高远,立志反清革命。他廿岁留学于日,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被捕,最后英勇就义。除了林觉民,还有其余革命战友也倒在了血泊当中,其中的七十二烈士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并安葬于黄花岗,因此他们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毛主席的一句诗,便给同学们分享: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这句诗的意思是: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胸怀远大志向的烈士们,才可以把中国带上新道路。的确,像毛主席,像林觉民这样的人,他们为了扒掉那些黑暗的篱笆,为了推翻压在身上的大山,为了驱尽天空的阴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不计较个人得失,斗争到底,意志坚定。正是因为有这些革命前辈的付出,才让中华大地焕发生机,才让中华儿女渐得自由。

      因此,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以一种严肃且敬仰的态度去学习。

      根据文章题目和文章内容,我们知道,这是林觉民在牺牲前在方巾上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诀别信。

      信的第一段,林觉民简单交代了写这封信的原因,即“恐汝不察吾衷”。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林觉民是以一种极其悲痛的心情来写的,可谓字字滴血。

      信的第二段,第一句这样写: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可以把这句话作为此文章的主旨句,寥寥数字,把对妻子的爱和对天下人的爱给囊括了出来。林觉民说,遇上妻子,何其幸哉!可是这个年代太动乱了,没有几个人能像林陈二人那样称心快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己又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家国情怀,所以,林觉民说: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为民之大格局,让人敬仰!

      常言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尤其是在战争动荡年代,要为天下人谋福利,就难免要照顾不到甚至辜负自己的家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题摆在有志者面前,进退两难,又不得不做出选择。

      在信里面,林觉民满怀深情,回忆了跟妻子的一些美好往事,简简单单,可是美好得让人动容。又想到自己将要牺牲,又许了一些心愿,希望九泉之下哭相和,希望死后可以化鬼魂,希望心电感应灵魂旁妻。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可是字里行间,其爱之深,感人肺腑,令人为之动容。

      在信中,林觉民还写到: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很凄美的告白,巾短情长,难以达意,想必在写信的时候,林觉民会觉得稍微有一点遗憾吧!

      从林觉民还有其他的牺牲的烈士身上,范围再扩大一些,从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和富强,为了人民能够有尊严地生,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无畏。这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如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如曹植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如陆游所说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有如鲁迅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不必听自暴自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斯人已逝,然而吾辈则更应该赓续这种为国为天下之情怀,做一个有真情、有担当的“中国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