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

第五集 环境的力量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扶苏

       继续我们课程的五个基本前提,经过前两节课,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前提:快乐是一种道德追求。

       这个前提的阐述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辨,首先我们肯定的是,快乐是重要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快乐是最高追求、是愿意忍受一切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只有“是”这是事实层面还不够,我们想要探讨更深的道德层面,快乐应该是重要的吗?全世界有如此多的重要的事情,快乐为什么能去决定生命活动呢?

      先说结论:快乐当然“应该”是重要的。下面是思辨过程:

      首先,根据亚里斯多德的“同一律”,感觉好就是感觉好,这本身就是辩解理由,如果能感觉好,为什么不去感觉好呢?

      此外,快乐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帮助,积极情绪有其切实的进化理由,它有助于我们扩展思维、提升创造力、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健康。这些都是有相关的实验和研究来证明的,这里不再详细复述。

      那么对其他人来说呢,我追求自己的快乐,是否是自私?——是的,这的确是一种自私,然而自私并非等同于不道德,我们如今的社会,几乎将自私和不道德画起等号,主要是因为人们潜意识中,会为追求自己的快乐感到内疚,潜意识会觉得“世界上有如此多痛苦,我怎么能只追求自己的快乐?”然而,我们真的需要为此内疚吗?

      首先,快乐是一种正和游戏,而非零和游戏。也就是说,我的快乐并不是抢夺别人的,恰恰相反,快乐是可以感染的,只有我更快乐,我才更有可能对他人的快乐和幸福作出贡献。换言之,快乐也是一种道德状态。

      其次,努力为自己争取快乐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也能引导我们对他人更加宽容和亲切,这正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所谓“最自私的所为就是善举”,自私并不等同于不道德。

      最后,从上述理由可以看出,这正是人性中的美妙之处,需要我们去欣赏和颂扬。欣赏人性中的某一部分,那么它将升值,我们也将获得更多,反之,贬低鄙视某一部分,它则将随着时间而贬值。

      所以,追求自身的快乐对我们来说,既是重要的,也应该是重要的,不必内疚和忐忑,记住圣雄甘地的精彩名言——成为你想在这世上见到的改变。

      下面开始了下一个课题——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Tal说这个话题“点燃了他的想象”,这的确是个令人着迷的话题,也同样“点燃”了我。

      先来看个故事,主人公是跑者RogerBannister,专门跑一英里,在1954以前,一英里跑的人类能力极限被定义在4分钟,这是经过科学家和医生公开声明的,也被顶级选手们反复实践过,两者一直相互证明着彼此的观点和能力。直到RogerBannister站出来说“I am going to do it”,并且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1954年5月6日成功突破4分钟,才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紧接着的一两年内,数百名跑者先后突破了这个曾经牢不可破的界线。

      当然,跑步技术没有突然进步,跑鞋没有突然起飞,影响这一切的——是信念。虽然曾经的选手也尽了全力,但他们根本意识不到的,潜意识依然在限制着他们,直到RogerBannister突破了那个点,一切都变得可能,其他人的信念才被提升起来,接下来的生理突破不过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信念如此关键,甚至是我们人生成功和幸福的顶级预言,所以接下来一两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信念如何形成现实?既然它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加强信念?

      我们从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开始,Pygmalion原本是希腊的神话故事,寓意期望可以改变现实,后来被RobertRosenthal应用于课堂实验,衍生出了Pygmalion效应,实验是这样做的:在校园中随机选择一部分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经过先进测试,这部分学生十分有潜力,将在新的学年取得巨大进步,然后在学年结束的时候,再来观察这部分学生,发现他们不仅是学业进步最快的一批学生,而且智商也有很大提升。

      这是为什么呢?这项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些学生的潜能,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吗?并不是。潜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只是Rosenthal让老师关注到某一部分学生的潜能,提醒老师们看到了“巴士上的小孩”,于是潜力开始被欣赏、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实现了最终的结果。

      类似的实验在成年人的工作场所中也同样被验证过,正如歌德所说:“人是怎样便怎样待他,他便还是那样的人;一个人能够或应该怎样便怎样待他,他便会成为能够怎样或是应当怎样的人。”

      接着Tal花很大篇幅谈到了一个相关的话题:情境(situation),我个人是这样理解情境与信念的相关性:因为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会产生相关的自我认知,甚至是对应的信念,从而人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符合当下的情境,这行为会反过来进一步加强这种自我认知,如此循环,造就了最终的现实结果。

      Tal首先谈到了Milgram的“权力服从”实验,大概是说在街上随便找来的参与者,在身穿白大褂的实验者的指示下,去电击实验中的另一个人,甚至直到被电击者呼叫求饶,只要实验者说“实验必须继续”,参与者多半会继续电击。这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很难想象的,然而特定情境的力量,使人们更倾向于服从权力。PhilipZimbardo的监狱实验也是同样的结论,情境决定行为,进而改变人。

      了解到这一现象,对我们当然有利无害,但令Tal感到遗憾的是,诸如此类的实验多数还都是集中在负面情况,如同21:1的科研情况,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多一些精力用在研究积极的环境呢?不过很少并不代表没有,EllenLanger就进行了两项积极方向的研究。这里插句题外话,Langer是心理学系的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曾经要把她的故事排成电影上映,主演是JenniferAniston,但这部电影后来不知为何不了了之,颇为遗憾。电影中本来要讲的,就是以下这个实验:

      1979年,Langer找来一些75岁以上的男性,把他们送到一座别墅中,别墅中所有的布置、音乐、杂志、报纸全都是1959年间的,仅仅在这个别墅中生活了一周之后,这些人的心理和生理年龄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小,他们变得更灵活、更健壮、更聪明、更自立,变回了更年轻的自己。

      不仅仅是外部的环境能够造成影响,对潜意识环境的塑造,同样能起到关键的作用,Barge有这样一项研究:让人们盯着一个屏幕,屏幕中会不断闪现一些词,比如“老”、“拐杖”一类,然后对他们进行测试,发现他们的记忆力低于正常水平,并且,在实验结束后,他们走到电梯的用时更久,走路姿态更弯腰驼背,而他们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完全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可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潜意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都非常明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创造积极的情境,从而达到最出色、最成功、最认可的自我呢?——下堂课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