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的狗狗
书名:《如何改变习惯》
作者:Scott Young
巴普洛夫通过“流口水的狗”的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F.斯金纳通过一系列箱中老鼠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反射其实就是由简单“刺激”和相应“反应”组成,形成培养习惯“触发点”,为养成习惯定基础。
通过看第十一章,我才真正明白,所谓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思想:如果一个习惯能为你带来奖励和享受,那么你更可能会坚持这个习惯;相反,如果一个习惯为你带来的是惩罚和痛苦,那么你不大可能长久坚持它。而有时候的我们,更多的就是过分关注了习惯带来的痛苦和惩罚而忽视了奖励和享受了。
就好比孩子学习,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句话:学习就是苦的。狗狗流口水,是因为看到我们拿盆子放食物他就知道他有美味食物了,于是刺激他流口水。吃食物是享受和愉悦的,自然欣然前往。而孩子读书,拿起课本前就知道读书是苦,苦是不幸的,是痛苦的,自然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孩子没法爱上学习,培养好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
这同时也涉及到了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还需要有利的环境,比如一个积极向上的组织,可以给我们积极的态度和思想;积极乐观的老师,可以鼓舞自己积极向上。
同样是孩子学习。如《恰同学少年》里面蔡元培老师所说:学习是甜的。于是孩子们在捧起书本前就已经充满了对甜的向往和憧憬,所以,首先,积极的主动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然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当孩子逐渐体会到一笔一画写出工整的字体的成就感时,当孩子随着阅读的积累出口成章时,当孩子沉醉在数学的海洋享受思维和理解力碰撞的火花时,我想,孩子们早就忘记了练字时候无数次修改,阅读时的动不动的吞吞吐吐,和思考时的皱眉了。这时候的学习是愉悦的,既然愉悦,只怕你不让他学他都不乐意吧!
我很想让我和我的孩子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都是流口水的狗狗,所以,今天看完书,回家我也要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