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说话了
从出生,襁褓中的婴儿开始我们就被周围的亲人,逗着乐着,那时我们瞪大了眼睛,很享受与他们的交流,尽管我们话语不清,言辞有限,但是我们报以热络的肢体表达和眼神交流,沉浸在这样的爱里。那时,父母与我们的沟通,似乎不需要过多的言辞,紧紧的在他们的怀里,我们彼此深深的感知着对方的情绪,或许这就是共情吧,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彼此告白,我们很喜欢这样的陪伴。
渐渐的,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的拥抱越来越少了,我们鲜少有情绪的共鸣,我们鲜少站在对方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我们愈来愈隐藏自己,羞于表达自己。少了好多温情的蜜语,反而多了无数的唠叨和争吵。有的交流甚至演变成了怒斥,演变成了离家出走。所以很多爸爸妈妈们,望子成龙,遇到孩子忤逆自己的安排或者犯了错误,就责骂怒斥,甚至加上了棍棒;有的父母则截然相反,生怕孩子受了责备与争吵之后离家出走,于是乎道理不敢讲,更不敢跟孩子拌一句嘴。当然也有家长拿捏得当,处理的游刃有余。
当班主任这些日子以来,听过家长再离开我办公室之后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罗老师,请你一定替我好好敲打我们家娃,我们现在所说的,他是一点都听不进去呀,只有你说的才奏效。”我心里觉得家长的诉求已经几近崩溃了,不好在那一刻去驳回他们的请求。但最近一周,我在处理班级两件事情的时候,深深反思之后,我可能作为家长倾诉孩子问题的倾听者,这个角色比较合适。作为改变者,我实在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能力。我的同意反倒是害了这些家长。
事件一
班上有个成绩比较好的女孩子,很独立自主,也是个热心肠,整个人看起来很精明能干,学习也是效率很高,每天都有着精细的规划。可以说,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比较好。但最近几次的考试,一直成绩都在班上10来名,年级100名左右徘徊。上周日我守晚自习的时候,她主动拉着我的手,眼睛里充满了想要与我交流的渴望,于是乎我把她带着走向了操场,我们边走边说。她牵着我的手,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她的信任,可是她手心里的汗,和微微颤抖的声音,都在暗示我,她是在告诉我一些私密的,不敢与人说的话。“方方,你知道吗?我妈跟我说,我如果下次考试还考的不好的话,我的书就不要读了。”“你知道吗?初三的时候,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7名,我生怕我妈知道了,一直捂着这个消息不敢告诉她。要是知道了,估计她会觉得我可以考的更好,我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我有好久好久没有跟我妈妈好好说过话了,说不上三句我就不想说了。”
我抱着她,紧紧的握着她冷冷的手,一句话也没有说。她此时需要的不是给她建议的人,而是可以跟她共情,共同体会这份委屈的人。父母甩给她的狠话,看似是在激励她,实在孩子在还没有述说时,交流的通道就已经关闭了。
事件二
有个男孩子,成绩一直不温不火,妈妈很是着急,没考完一次大型考试就要找到我沟通,每次沟通都时常伴随一个话题,孩子几乎跟她零交流,她对于孩子的了解也还是停留在观察阶段。她是个好妈妈,辞去工作细心料理着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稍有一些感冒,大中午的一定会来学校送药,让班上有的同学看了颇为感动。可,为什么这样温暖体贴入微的母子关系,还会相处不好呢?周五的下午我邀请了那个男生一起出校门共进晚餐,最开始,我询问了他,对于这次月考的考试分析,很明显,他很清楚自己的问题,也找到了方法,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也听取了我学习上的建议。但是一提到他现在住的地方时,他很明显的知道,自己每天花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相较而言,还是有点儿长,我建议他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他欲言又止;“我。。。我其实。。。是想不想去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学习,每天在路上的30分钟,我不会浪费,可以背背单词、文言文,我觉得去租的房子里面,我会觉得家里好冷清,,,还有就是。。。我想再多陪陪。。爷爷奶奶。”看到他不好意思的脸色有第点红,我打趣的说道“你这个长不大的乖乖仔哟,赖着爷爷奶奶了呐”。可是我早已通过母亲那边知晓,母亲与家里老人的关系不融洽,我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其实远远比陪伴爷爷奶妈还要更多。
“你是不是学习压力有点大呢?平时都怎么放松自己的呢?”我躲开前面的话题,接着跟他热络的交流。他吃了一口碗里的牛肉,然后对我说“其实我很会帮助自己排解压力,周六下午,和我七中万达的同学约着打球,顺便我们互相分享最近做的试卷。可有时候,我妈非得跟着我去看我打球,或者非得拉着我去,让我跟她一起散步。我感觉我妈妈在催着我去休息放松,实质上,她这样对我生活无缝隙的关注,让我心里。。。压力重重。。。有时候我写作业,才写了不到5分钟,她就进来,给我端水果。放在哪里之后,她还是不肯罢休,又隔个2分钟进来催我一下,2分钟一催,我哪还做的进去题呀!真不知道,我要怎么跟她说话,她才能更快乐些。。。”
看着他说完后,继续埋头吃大刀牛肉面,哧溜哧溜的,我给他递了一张纸巾,告诉他“不要担心,乖乖,你很棒的,谢谢你这般体谅你妈妈,妈妈爱的太深了,爱的太紧了,因为你是他的唯一,这般厚重的爱让她不知道要怎么合适的表达自己了”。
结语:
妈妈,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说话了,你能走进我的世界,了解我的情绪和我情绪背后的原因吗?父母总是拿着爱作为挡箭牌,给孩子很多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你们看中的是对孩子有力的东西,但却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最近办公室一位奶爸让我觉得很佩服。她女儿来办公室玩,恰巧我桌上有块泡芙,就递给小女孩,可她并没有立马接过去,而是看了两眼爸爸,迟迟不肯接过我手里的泡芙。这时小女孩的爸爸说:你如果自己想要,那就接下并且谢谢姐姐吧;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想要吃,那也谢谢姐姐的好意吧。结果小女孩跟我说,她刚吃了两个蛋烘糕,谢绝了我的泡芙,我那时心里真觉得,这对父女好棒。爸爸有跟孩子做到共情,他没有说替孩子做选择,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教会她分析之后,再让孩子做决定。
孩子是你们的,他们只跟我相处3年时间,但却要和你们相处一辈子。孩子不听话,不是一个人的错。你要努力,改变你的方法和态度,与他共情,在理解他的基础上,让他明白和理解你的话。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成长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呢,我想,孩子在成长,在学习的同时,我亲爱的家长,大家都更需要学习。
(写完之后,我赶紧跟我妈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成都天气有点冷了,她最爱我穿的秋裤,我已经做好准备明天穿了。)
妈妈,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