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多可笑
金庸老先生昨晚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昨天朋友圈被刷屏,今天出门,车上听的电台节目也来来回回,播金庸武侠剧里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难念的经》,《俩俩相忘》……无一不耳熟。
我们告别了一个时代。
梁羽生和古龙早已作古,新派武侠的集大成者,也离我们而去。现在九零后期再到零零后,他们已经不太看武侠,看玄幻仙侠,而这类于我们而言,毫无兴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符号记忆。
我们八零后的世界观爱情观启蒙,来自琼瑶三毛,来自金庸古龙,这和我们父母所以为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读武侠集中在大学。学校图书馆存的旧书,古龙和梁羽生读的多,金庸的太火,总借不全,读的时断时续,但三个人都看了全集。
性格里硬气的核,武侠和推理小说,还有亦舒师太的都市故事,都有打磨之功。
三个人文风截然不同。梁羽生的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都很规矩。
练霓裳,卓一航,厉胜男,金世遗,除了《白发魔女传》里的男女主,其他人物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故事好看,但个性并没那么鲜明,看完隔的久,面目愈发模糊。可能和影视剧改编的少也有很大关系。
影视是将小说具象化的过程,改的好二者相得益彰。金庸先生的武侠剧受众如此之广,那么多的改编剧也功不可没。
古龙剑走偏峰。他的江湖是自己概念里的江湖。和金庸的江湖简直像两个平行世界,几乎不交叠。
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浪子一个个,皆非人间可得。笔下女人都是调剂,大多为了他的男主角存在的。
金庸老先生起笔平平,故事展开却是越来越波澜诡谲,引人入胜。加上放在真实的历史背景里,感觉是细致工笔画,栩栩如生。
我最早看的是《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胡一刀是大侠,与苗人凤一场架打的干脆利落。人长的粗眼光却好,选老婆的本领不只强过苗人凤,比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胡斐也强的多。程灵素多好的姑娘不要,非要袁紫衣。港版里面龚慈恩太适合这个角色,就是比书里写的美太多。
最早看的他第一部剧,是黄日华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去姑姑家走亲戚,随着表哥看一点,啊呀,还有这么好看的电视剧。回到家就开始追。
弟弟随着看,天天要表演降龙十八掌。翁美玲的蓉儿活泼娇俏,黄日华的郭靖忠厚温暖,他俩在一起是爱情最好的模样。后来,翁美玲为情自尽,《射雕英雄传》也出了一版又一版,再无最初追剧的心境。
金庸擅长写爱情,写世情。不只主角的爱情,就连配角,他们的爱情也荡气回肠。他笔下的人物,就在天尽头,也是入世的。而古龙笔下的人物,生活在闹市,也是冷眼看人间。
最奇特的一点,是他笔下的女子,个个都可爱。阿紫心肠狠毒,下手毒辣,可是就凭她对萧峰的一片衷肠,她也有她的好。倒是有些男主,讨厌的很。张无忌优柔寡断,哪个都想要。陈家洛自以为是,令狐冲吧,就是红玫瑰和白玫瑰心态,也不爽气。有时候真为任盈盈不值。
金庸他们带给我们的江湖,有英雄,有美人,说不尽的爱恨情仇,永不落幕的江湖传说。
以为武侠式微,确实也式微,但因为金庸先生离世,我们又重温了一回传奇,感谢他,还有他们所带给我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