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的第二天
Day16/100
书名:卧底经济学1
页数:196-275/462
真的想感叹一声:经济学也太难啦!
看完今天的两章唯一感悟:股票水很深,轻易不要碰!
接下来是继续摘抄的一天。
经济学家早就知道,如果交易的一方拥有内幕信息,而另一方没有,那么市场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良好运行。
你可能认为,卖主从他们的内幕信息中获益,但实际上没有赢家,聪明的买主不会跳出来玩这种被操纵的游戏。
斯宾塞证明,有一个方法可以弥补原先内幕信息造成的市场中的信息差距,那就是让可信的供应商找出办法发出信号,展现他们的可靠性。
内幕信息还产生一种障碍,叫作“道德风险”。这个概念很简单:如果你跟别人说好了,一旦他们丢了东西你会补偿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变得粗心大意。
经济学家经常在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时倡导类似策略:尽可能准确地瞄准问题,不采取更激烈的措施。
政府可以代替市场,但如果能够锁定市场,就往往能够做得更好。政府只有先搞清楚问题症结,才可能成功解决问题。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将股市比作一次愚蠢的报纸选美活动。在活动中,读者可从100张照片中挑出最美的几张面孔。谁选中的女孩最接近大众观点,谁就是获胜者。我们绞尽脑汁预测大众观点预想的大众观点是什么。
就有权决定大批资金投资方向的基金管理者而言,他们很多人为了稳拿薪水是在随大流,而非挑选正确的股票。这注定了股市会犯错误。
互联网既可以带来利润,也可以夺走利润。
只有经济变革增加企业控制稀缺资源的程度时,股价才应该上涨。
经济是否在改变的问题根本不重要,因为经济的改变永远无法使缺乏稀缺力量的公司拥有高利润。(也就是说,尽管现在最火热的是短视频行业,但也不意味着这种公司的股票会上涨,因为激烈的竞争使得利润保持适中水平。只要存在激烈的竞争,就没有什么稀缺力量。)
谷歌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并证明了在互联网领域首先行动并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最出色。
你个人的股票投资需要注意什么,现在已经够清楚了。首先,记住在超市找最短队伍时的困难,别忘了所有股价都结合大量专业知识。如果你计划赚很多钱,那么最好明白:你了解些什么,市场内部人员又忽略了什么。其次,一家公司长期、持久的盈利能力来自某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比如微软的高标准,能够牢牢吸引住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