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玩具聊《纯粹理性批判》第1-3节 (第一版序)
第一节我怎么知道石头存在(1)
小可乐是我的小侄女,她是一个好奇心特别重的小女孩,经常问我一些很奇怪的问题。我喜欢给她取名字,有时候叫她小可爱;有时候叫她小讨厌;和她聊天能促进我的哲学思考,所以我也叫她心灵加速器。;又因为她的问题很有趣,所以也叫她小玩具。小玩具很喜欢听我给她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所以我们去博物馆经常会讨论这本书,并且把我们的讨论编成小故事。
这个故事是从广州的省立博物馆开始的,它位于珠江新城,旁边屹立着广州塔,左边是广州图书馆,前面是大剧院和少年宫。省立博物馆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建筑,里面采取回字型布局,中间是空的。
广东省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非常大,有字画馆、瓷器馆、还有客家建筑馆,展示客家人独特的建筑风格。不过小玩具最喜欢自然馆,有五颜六色的矿物标本,闪闪发光,造型奇特。小玩具看着一块石英石问我:“叔叔,我们怎么知道这块石头在这里呢?”也许她是问我,我们怎么知道这块石头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笛卡尔、贝克莱等很多哲学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黄贴矿贝克莱,是怎么回答的呢?贝克莱说:“我看到了这块石头。因此,我知道它在我面前。而且我可以用手摸一下眼前这块石头,冰凉的感觉,还有硬邦邦的感觉,棱角非常锋利。”所以贝克莱是通过感觉确定事物的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普通人常用的办法。贝克莱的名言是:存在即感知。贝克莱的意思是:我们通过感觉确认事物的存在。
褐铁石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哲学观点就是:人们通过感觉确定事物的存在,以及事物的样子。
第二节我们怎么知道石头存在(2)
可是小玩具可不是一个好应付的人,她又继续叼难我了,我经常回答不出她的问题。
小玩具:可是叔叔,如果我视力不好,或者眼睛花了,这里有石头,我却没有看到,那怎么办呢?
月亮君(就是我):说的对。那么现在我们的感觉就会欺骗我们了。比如,我们有时候会把石头看成铜钱。
小玩具:叔叔,你看这博物馆,我们在远处,它很小,在近处它又变大。
月亮君:是的。我们用眼睛、耳朵,看到、听到的东西,有时候不够真实,它们不是非常可靠的朋友,经常欺骗我们。所以在欧洲有一群人,他们就说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我们的眼睛、耳朵这些感觉器官都欺骗我们,都是不可信任的。
小玩具:叔叔,那我们相信什么呢?
月亮君:笛卡尔说我们的心灵是可靠的,我们的心灵可以思考,可以分析,可以想象。通过我们的心,我们就知道事物的真实存在。
小玩具:叔叔,我的“心”是什么呢?
月亮君:你跟我说话,用的不是心吗?你思考用的不是心吗?一加一等于二,我们是用心在思考。三角形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这都是我们心灵的推理,笛卡尔认为推理是可靠的。
————所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他们更相信人类的思想。说只有思想才能正确认识事物,而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感受到的都是不真实的。
笛卡尔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哲学观点是:我们通过心灵知道事物的存在,感觉会欺骗我们。
第三节我们怎么知道石头存在(3)
这个周日我和小玩具又去了博物馆,她很喜欢那里的大恐龙,食草龙体型特别的高大,但是不够凶猛。食肉龙就非常凶猛了,小玩具有点害怕。
————叔叔,这些恐龙现在不存在了吗?
————是的,好几亿年前它们就灭亡了。
————它们死了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存在过呢?
培根这个问题确实让我很头疼,我说不知道,似乎很没面子。而且也许会损害,我在他心中高大的形象呢,不过她似乎并不在意这些。
————我知道它们存在过,是因为我们从地下挖出了他们的化石,我们看到了这些东西,因此我们知道它们存在过。
————那他们怎么灭亡的呢?
————有好几种猜测。一种说法是由一颗巨大的流星,撞击了地球,造成全球性的火山喷发。产生灰尘停留在地球上空,阻挡了阳光,并且还有巨量的有害气体。恐龙体型庞大,因此中毒或者缺少食物,全部灭亡了。
第二种说法是。地壳板块漂移,恐龙生活的大陆板块漂移到了北极恐龙都冻死了。
————叔叔,你看这几种猜测,都是来自我们的心灵吧!可是我们的心灵怎么检测哪一种猜测是对的呢?
此刻我非常的尴尬。
贝克莱————小玩具,心灵无法检验自己是否是对的,思想无法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
————所以笛卡尔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了挑战对不对?
————非常聪明!他们的观点自相矛盾了。这些只相信思想的人,自己也陷入了困境,因为他们无法去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那么这两种观点,都遇到了困难。
————你知道的,他们两派吵了起来,互相批评。
那些相信经验的人,有培根(不是吃的那种培根,虽然叫法都一样),还有洛克。他们只相信经验和感觉,不相信我们的思想,但是感觉会欺骗我们,经验又是片面的。而另一些人像笛卡尔、莱布尼茨,他们只相信我们的思想,但是思想无法检验自己,所以这两派都不完美。
相信感觉的是经验主义,相信思想的是理性主义。
我们第三个观点是:感觉和心灵都不是很可靠的。我们还知道了,理性主义者和感性主义者,持续了几百年的口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