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孩子的谎言
每个人都会撒谎。在我们做的所有坏事中,撒谎是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不会去多想的。但不知怎的,父母似乎觉得孩子这种罪过比其他的罪过更严重。孩子做了某件不该做的事情,也许是很小的事情,但他说他没做,父母会说:“我了解我的孩子,他有缺点,但他不会撒谎。”问题是,这会导致孩子一种复杂的状况。
每个孩子都会撒谎,每个大人也会撒谎。不撒谎当然很好,那会让亲子之间更有机会进行适当的对话,达到真正的亲近。但每个人都会撒谎,我们不应该把孩子撒谎当成罪大恶极的事。
撒谎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要求孩子不撒谎,但奶奶连续三年为他织了他不喜欢的围中当圣诞礼物时,我们又教孩子要假装开心并表达感谢。你仔细想想会发现,孩子不得不学习掌握一种复杂的状况:何时才适合撒谎。
孩子随时都可以目睹父母撒谎。例如,孩子听到你对伴侣说,你告诉你的同事你有其他事,不能参加公司的迎新会了,但实情是你根本不想去。如果孩子目睹你做这种事,看到你可以完美地说服别人相信你不真实的借口,他没有理由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撒谎。
撒谎,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首先,他必领构思另一种现实,然后说:“这件事发生了。”接着,他必须把这件事和实际发生的事都记在心里,而且必须把两者区分开来,以免露出破绽。然后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地方,他还必须记住你在想什么,以及你知道什么。
两三岁的幼儿可能会有欺骗行为,例如背着你把不爱吃的东西拿去喂狗,但他们直到四岁左右才会开始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撒谎。他们那样撒谎后,会发现他们有了一种新的超能力,“哇,我可以编故事,大家依然相信我!太神奇了!"”
孩子撒谎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的成年人无法冷静地看待真相,无法对真相不加评判。有些孩子撒谎是为了摆脱麻烦,有些是幻想或是为了取悦成年人,或是为了帮别人一个忙。
有时孩子撒谎是为了传达一个情感上的事实。有人问他怎么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时,他会编造一个符合自己感觉的故事。
对孩子来说,接受幻想比接受现实来得容易,我们需要尊重这点。我们常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就越不需要以撒谎的方式来传达真实的情绪。这需要多年的学习。
有时孩子幻想的谎言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形式,我们必须像面对孩子所有的异常行为一样,去了解行为背后的感受,而不是去谴责孩子的行为。年龄更大的孩子撒谎时,还有更多的理由。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这样才更有可能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
教养青春期的孩子时,请记得你自己青春期是什么样子。那时父母为了阻止他们的恐惧变成现实,而对你设下了种种限制,使你觉得束手束脚,很不自在。
青少年确实需要对一些事情保密,孩子需要这种隐私来塑造独立的身份。青少年可能也会为了帮自己创造空间而撒谎或故意不透露真相。这并不表示他一定在做什么坏事,他可能只是想做只有自己或朋友知道的事,因为他正在脱离家庭与父母的圈子,打造自己的新圈子。
你的目标是从婴儿期到成年期,持续维持亲子沟通渠道的畅通。重要的是,孩子觉得他可以告诉你真相,觉得他的所有感受都会获得接纳,甚至包括那些你会担心的感受和态度。如果孩子不敢对你透露这些,万一他在学校被欺负,或被人的性暗示吓到时,他能向谁求助?
你需要包容孩子的感受,别对他的行为或告诉你的事情反应过度,你的做法是不要做出评判,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该做什么。
我们的人生经验比孩子丰富,有时孩子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时,我们可能很想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以的话,请克制这样的冲动,这样你才能给孩子灌输信心,以免剥夺他的能力。如果你是倾听者,而不是扮演先知,孩子更有可能持续对你说实话。
孩子说谎,或有其他你认为不妥当的行为时,与其立刻做出反应,不如去找出说谎或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如果你理解并确认那些感受,你等于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寻找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就不要只盯着谎言,而是去找出孩子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或发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同情与关注的。另外,你也需要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孩子必须采取这种迁回的方式来获得同情与关注。
以严厉的道德管教方式来处理说谎,并不会使孩子变得更诚实。事实上,研究显示,那会导致孩子更擅长撒谎。
研究员维多利亚•塔瓦尔(Victoria Talwar)造访西非的两所学校。那两所学校招收的学生很类似,但管教方式截然不同。一个很像典型的西方学校:如果你做错事 (例如撒谎或调皮捣蛋),老师会找你谈话或留校察看,指导你下次该怎么做。
另一所学校是采用惩罚的方式:孩子行为不端时,老师会叫他出去,痛打他一顿。塔瓦尔想知道哪种方式更能教出诚实的孩子,所以她做了一个实验,名叫“偷窺游戏”。她邀请一个孩子进房间,对他说:“你坐在这里,面向墙壁。我会在你身后拿出三个物体,你要从它发出的声音猜出它是什么。”她会故意让第三个物体发出不相同的声音,例如,那是足球,却发出音乐生日贺卡的声音。
请孩子回答之前,她说:“我得离开房间一下。别偷看哦!”当她回来时,她说:“你没偷看吧?”孩子总是回答:“没有。”然后她问:“第三个物体是什么?你可以从声音猜出来吗?〞几乎每个孩子都说:“是足球。〞因为他们几乎都偷看了。
塔瓦尔接着问:“你怎么会知道?你偷看了,对不对?”这时,她可以衡量孩子撒谎的程度及撒谎的结果。在非严格管教的学校里,有些孩子撒谎,有些没撒谎。两者的比例和她在其他国家做实验的结果差不多。但是在那所采用惩罚制度的学校里,孩子都很乐于撒谎,而且他们的谎言还很有说服力。所以,学校以惩罚来遏止撒谎时,不知不觉中反而使学校变成制造高明说谎者的机器。
当孩子说谎时(注意,是说“当”,而不是“如果”),这是一个发展阶段,孩子正在模仿你,正在创造私人的空间,他说谎是为了避免惩罚或避免沮丧。如果说谎是问题,最好是解决问题,找出谎言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