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这些年,那些事》‖ 这本“故事汇”,让我看见你

2018-10-29  本文已影响26人  一熊先生

我似乎不能像典型的书评去分析这本书,没有核心的观点,没有要阐述的概念,也没有可以整体把握的框架,有的只是至亲的家人,挚爱的朋友,有趣的童年和说不尽的温情...

我得对自己坦诚,这是我所看过最好的“故事汇”。

之所以写这本书,作者似有些无奈为之,朋友张瑞昌的邀请真诚又不可拒绝:“就把你平时随口说出来的那些故事写下来就好”,看似没有标准,实际上却给予作者最大的信任。

这份信任在初读本书自序的时候让我倍感期待:吴念真的文章到底是怎样的?

通读全文,你发现,看似杂乱没顺序的文,是有迹可循的,一篇篇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作者精致的人生履历表,让人读后了解到作者至今的人生,也能够细细体味,他,所存在的家,生活的家乡,念书的学校,以及日后服役的部队和工作的地方。

他写父母亲,写弟弟,写学校的老师,写部队的老兵新兵,写工作中的同事,以至于我看完书后全然叫错了书的名字《这些年,那些人》,似乎在吴念真老师的笔下任何人都能够成为他的素材,配以小火慢炖的“温度”,加上“酸甜苦辣”的调味料,总能做出充满丰富味道的各种滋味,挑逗着你头脑的“味蕾”。

当然,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吴念真老师把他人的故事巧妙而坦诚的讲述出来,不论是他自己经历的,还是亲眼所见,那份“赤裸裸”的既视感让你感受到真实的温度,这真实里有悲伤,怀念,逗趣,感动或是欢喜...

于是你会随着作者一同“长大”,借他的五感,体味犹如电影版浓缩成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读到《遗书》,你会感受到作者压抑着的情绪,随着不断的追忆,讲述着从小到大,他和弟弟之间的所有,对,是几尽所有的记忆,他都一件不落的回忆,当努力理顺了思绪后,作者赶到弟弟出事的现场,情绪像是要决堤的堤坝,让你不用费力去想象作者的心境,也感同身受这种不舍和失去爱弟的痛苦,可以从文末“这时浓雾深处忽然传来山下火车喇叭的长鸣,听起来就像男人的哀号一般”中可见一斑。

行文中,作者并没有使用第一人称,而是用第三人称“他”来写自己,把自己和弟弟的过往化成一幕幕的“舞台剧”,似乎在追忆弟弟的作者写这篇文时正坐在台下,默默的看着,看的尽可能的仔细,再仔细些,像是要终会落幕的那一刻之前在一直流泪一般,这样看来,那种深深的思念之情又更近了一层。

读《老山高丽足五两》又让人忍俊不禁,本来是很普通的矿工的脚皮,误当成名贵的高丽参服用,但最后却映衬出了儿子对母亲的诚挚孝心,最后矿工们默默的守护秘密,为村里的阿妈过生日,都显出那份质朴的情意,也许不论是什么灵丹妙药还是老山高丽参,都是一份精神力在支撑着一个人,那份秘密本就不可说,无需点破...

虽是在读作者写的“故事汇”,但整本书却让人深刻的认识了吴念真这个人,他的感情,他的经历,他对这些人,那些事的所思所想。

你要我说这个被台湾人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技巧在哪里,我似乎不敢妄自评论,可真要让我说,那只有一点,就是老师的真实,那份流淌于内心的淳朴,真挚,事实上也给予了他的文字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原来写作不是让自己去成为谁,而是为了看见自己。

我是一熊先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