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6章 厚道之道,戒骄戒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77a0141b0c26b60d.png)
这一章文字不多,内容深刻。
“老子”通过一个“轻”和“重”,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
厚道之道,戒骄戒躁
一、 “轻”与“重”
重为轻根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
我们做事的时候:
用稳重来控制我们的轻率,不让它轻易的表露出来,更不能被它所掌控。
比如:气球要飞的时候,用重物悬住,不就是以重御轻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4a718e7aebb7a0ab.gif)
所以圣人: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泰然自若。
指圣人在各种诱惑中,也能保持安静、宁静的本性。
二、“静”与“躁”
静为躁君
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我们应当用安静、宁静,来掌控我们的急躁、浮躁。
常听说“人越没本事,越容易生气”;
为什么呢?
一方面,可以通过发脾气掩盖自己的“无能”;
另一方面,通过发脾气,炫耀自己“有本事”;
其根本,是对自己“有想法,没行动”的宣泄。
正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说:
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
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3b74e083b3e4ab65.jpg)
反面教材:
奈何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
可为什么这些万乘之主却轻率轻浮地治理天下呢?
这里“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奢恣轻淫,纵欲自残”的行为所痛惜。
三、戒骄戒躁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控制。
没有了根本,就如同“浮萍”一般。
没有了控制,就会酿成大的祸端。
比如:
我们常在新闻或者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甚至自己经历的
怒路症,斗气车
由于偶然一点小摩擦,粗口相向,甚至大打出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ecd4e8fff4e46985.gif)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7dc7de2a3801db6e.gif)
怒路没有赢家,开车切勿斗气!
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辎重”军事术语,粮草辎重。
所以一个有修养的人,就要经常用稳重来掌控住自己的这种轻率。
总结一下: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
应当遵循厚道之道,戒骄戒躁
在发生事情之前,应当先反问自己:
1、为什么要这么做?
2、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
3、还有没有别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通过几秒的思考,稳定情绪
或许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1015/afd9e595665f9b4c.png)
(非正解,且趣品)
扫码关注,回复“道德经”,获得我自整理
王弼本《道德经》无注解畅读原文。
论道论道,不论不谓之道也
有对《道德经》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链接,一起共读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