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一个念想,我很感激——3
在家歇了几天之后,母亲说给她开个小店,母亲出钱,她只要乖乖守店即可,赚的钱呢,也归她所有。
她是有些心动的,可最后还是拒绝了母亲。
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可以安分守店,但她清楚的确定,只要他一句“跟我走”。
她就会抛下所有随他而去,无论何时何地。
她因此不敢接受母亲的好意,不想让母亲失望,不想白费母亲的苦心。
虽然,她对他的一切都感到不确定,不确定他是否会有那样的请求,甚至不确定他是不是爱自己,可她想再任性一次、赌一次,为了再也遇不到的他。
两个星期之后,她找了一份朝九晚六且有双休的工作。
而他刚回老家不久,广东的另一座城市。
他开始不停地投简历、找工作,然而屡屡碰壁,这使得一向充满正能量的他,颓废了起来,她很着急很不忍心。
她想,如果她能在他身边陪着他,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个触手可及的拥抱,那他是不是可以不那么沮丧?
终于在经历了几次挫败之后,他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她好像比他还开心些。
他们互相吹捧,幻想有一天能在公司窜到高管阶层、年薪有多少、带薪假期有多少,乐此不疲。
那一刻,她更想在他身边,看他笑,不知,他是否也如此想象?
人性总是贪婪,且不善于甘心任何未完成的事情。
他们开始试着向对方坦白、试着跨越“友情”的底线。
就像张宇在《最勇敢的季节》里唱“这是我们最勇敢的一季,可以为了真爱极力争取,纵然会有流言蜚语,也无伤默契。”
某天他们又在通过听筒传情达意时,他突然说“唱首《勇气》给我听呗!”
“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我知道一切不容易……”她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哼完了一整首。
她想相信,这首词就是彼此那一刻的心声。
她想,他们都在想尽一切好听的动人的话,讲给对方听。
然后,他告诉她,他为什么喜欢她。
她告诉他,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他。
他说“你是我生活的美好”
她说“谢谢,你也是”
他们的恋情随着炎炎夏日快速升温,他们约定那年的国庆,一起去鼓浪屿。
她在满怀期待的日子里,思念着、憧憬着。
她以为,他们之间不会有悲伤到来的那一天,至少,不会那么快。
可始料未及的事,正在悄无声息的沉默里,埋下伏笔。
在离国庆到来还差两个月左右时,他开始与她疏远,所有的联系一天天在减少。
她主动找他时,他的敷衍,表露无遗。
她是个敏感且要强的人,知道敷衍与沉默的含义,也不想在任何男人面前表现得过于卑微。
于是,她也不再主动,更不问为什么。
偶尔也会为他找借口,哪怕,知道只是借口,可毕竟还爱着,只是碍于自尊,决心不闻不问。他们开始了没有硝烟的冷战。某日下班后,她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去爬爬山。
出门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她没有带伞,部分原因是故意。
爬完山后,她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全是他。
她鼓足勇气、咬着牙放下自尊,拨通了他的号码。
她终于按耐不住了,她想要个肯定的答案。
尽管,是为了结束而开口。
以她的性格,那么做未必是因为爱,更多的是因为她受够了那种冷暴力的折磨,她想要结束。
可能是为了重新开始而结束,可能是为了彻底结束而结束。
”喂”,他淡淡的声音,让她的心彻底坠入冰冷的谷底。
她问“你这几天在想什么?”
他继续声无语调的说道:“没做什么!就是想好好梳理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
她也不甘示弱,冷冷的说“梳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真是有些匪夷所思,那你慢慢梳理”
她“啪”的一声把电话挂断。
她在心里骂自己,为什么要这个态度?那么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假装?
此时,毛毛细雨变成了倾盆大雨。
她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含着泪在雨中肆意狂奔,她没有停下来的念头。
因为她怕停下来后,会更加狼狈。
形形色色的路人,大概以为她只是因为没伞,想快点跑回家。
而她心里却在声嘶力竭的喊着“你到底想干嘛呢?”
她不敢去想问题的答案。
她是有些害怕的,害怕他真的会选择离去,而自己也不会挽留。
顺势落下的泪,被雨水掩盖。“情人总分分合合,可是我们却越爱越深,认识你,让我的幸福完整……”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扰乱了她本就不平静的思绪,她以为是父母打来催促她赶快回家的。
所以,她赶忙擦掉脸上冰冷的泪水,清了清嗓,拿起手机。
映入眼帘的,竟是她为他取的昵称,她有些激动,但还是故作镇定的按下了接听键。
“喂,你好!”她假装无所谓的开口问好。
“呃,好,为什么挂电话?有些话,终归是要说出来的。”他大概有些震惊于她的客气,但还是说话了。而她,在再次听到他的声音后,情绪彻底失控,完全不顾及形象的失声痛哭起来。
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后,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我们还是算了吧!就让一切都过去吧!无论如何,我都希望你过得幸福。”
“算了?你现在说算了,早干嘛去了啊?”她用近咆哮的语气吼完了这段话,却没料是“啪”的一声,他将电话狠狠的挂断。
他就那样置她于绝望的深渊不管不顾,无论她如何悲痛欲绝,他再没有一句安慰。
他挂掉电话后,她再没打过去。
她继续含着泪往回家的方向跑去,眼泪朝反方向落下,好像他。
回到家中,他删掉了他的微博、QQ、电话还有彼此间所有的短信记录。
她哭着给好友打电话,让好友来陪自己。
见到好友后,她再也控制不住的绝望地大哭起来。
她一边抽泣不止一边对好朋友说:“还是结束了!我只是不明白,他明知道我所有的心思,为何还要轻易许给我那么多美好和未来?又为何如此决绝?”
好友说“既然他纠结了那么久,那他应该也有痛苦和不舍的。”
删掉联系方式后,她想尽一切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她告诉自己,歇斯底里并不是为了挽回那段将要逝去的爱情,而是为了让自己在撕心裂肺的痛后可以彻底忘记。
如果不是几近绝望的表达,她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认输?怎么会看到人的丑陋?怎么会意识到百无一用是深情的真理?
像他说的,就这样吧!
痛苦,不就是历练一个人的过程吗?爱情,亦是如此。
从此以后,他们彻底断了所有的联系。
但她经常在微博中,偷偷搜索他微博的用户名,她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她想知道,他是不是还记得她这么一个泡沫般的存在。
她曾骗自己早已把他忘记,却又固执的把他藏在回忆里。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个自己最惦念的人,而那个人,往往都不在身边,这就是大多数人爱情的宿命。
陈奕迅在《人来人往》里唱“闭起双眼我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
这是他曾推荐给她的一首歌。
她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判断,也无论,是否因他受过伤。
她都想他知道,她很感激,他曾填补过她灵魂深处的空白。
他推荐的音乐,她还在听;
他介绍读的书,她会一一去读;
他说好看的电影,她都记得它的重点;
他的一切,她都记得,都藏在心底,但绝口不提。
她知道,他们依然会有这样的默契。
如此惦记,不过是因为没得到与不甘心,是因为把有关于对方的一切幻想的太过美丽。
可是,没关系,为何惦记不重要,因为,能一直惦记一个人,并非易事。
更何况,在想起他时,心中有暖意流动。
无论曾经彼此间爱多一点,还是恨一点,在岁月时光洗涤之后,剩下的只有感激。
最后的最后,他们会走到同一条将彼此忘记的路,但是,爱过你,全心全意。岁月犹如白驹过隙,只几年的光景,他们都成了肩上扛着许多责任的人。
无关一切,她只希望,他们可以拼尽全力去过好自己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