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住着一个杠精——苏格拉底之死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127人  严肃而活泼

最近翻了几本关于苏格拉底的书,作为笔记分享给大家。

现在人们对杠精的恶意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境地,

实际上,

拥有一定的杠精属性,

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过完这一生。

01

苏格拉底大概是全世界最会抬杠的人。

02

有天苏格拉底在王宫前遇到老友游叙弗伦——这帮人的名字太难记,以下全都按中国习惯简称。

老游是雅典当时有名的宗教家,自以为对宗教问题无所不知,且自认是新派人物,瞧不上那些守旧派。他对苏格拉底倒是很欣赏,觉得大家都是同道中人。

苏格拉底问,“你在这干嘛呢?”

对方答,“我来控告我的父亲。”

“额,几个意思?”

老游说,“我要告他谋杀。我家一个喝醉的仆人把另一个家奴给弄死了。我老爹很生气,就把这个仆人捆起来扔到沟里,然后去请教神巫应该怎么处置。结果回来发现这仆人已经冻死了——你说,我父亲不就是杀人凶手吗?竟然还有人认为我控告自己的父亲是亵渎神灵,简直是愚昧!”

听完,苏格拉底接过话茬,一言不合就开启了杠精模式

“那我跟你请教一下,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亵渎神灵?”

老游想了想说,

“做神喜欢的事情就是虔诚,

做神不喜欢的事情就是不虔诚。”

苏格拉底接着问

“那要是这样的话,

如果不同的神有观点的分歧怎么办呢?

就说你起诉父亲这回事吧,

万一有的神支持你,

有的神不支持你,

那按按你的标准,

这算是虔诚还是亵渎呢?”

老游觉得对方角度很刁钻,忙说“那我再修正一下,亵渎神灵就是做所有神都不喜欢的事,虔诚就是做所有的神都喜欢的事。”

苏格拉底立刻又把话题转到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上,

“那是因为虔诚所以神喜欢,

还是因为神喜欢才使事情变得虔诚呢?”

游叙弗伦懵逼了,他没想到几千年后相声里惯用的“子母哏”被使在了自己身上,顿时觉得自己于谦附体,被眼前的“郭德纲”占尽便宜,觉得惹不起赶紧溜了。

其实最后他们也没准确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虔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03

这套方法被后人提炼为,“诘问法”。

找出一个看似不证自明、天经地义的观念;

假设这一观念是不对的,试着找到一个例子,证明这一观念存在逻辑上的破绽;

修改原有的观念,使之能够包含我们刚刚找到的例外,接着,我们再反复使用这三个步骤,步步紧逼,把原来似是而非的观念逐步澄清。

掌握这三步你就能成为一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杠精,啊不,智人。

这种方法自己用用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在领导、同事身上试验,否则被揍了可别来找我。

不过就像苏格拉底座右铭所说的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重要的并不是找到答案,

而是从提问到寻找答案的思考过程。

苏格拉底给人最大的启示是要学会怀疑——很多公认的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并非真的如此。

一种观念是否正确,跟他是否被大多数人接受,跟相信他的人又多么伟大,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独立思考,反复地用理性去推敲,才能让我们的信念更加鉴定。

我们一定要在潜意识里明白:即使是所谓的专家或者浸淫某领域多年的大拿,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像是现在的所谓互联网大佬,马云前几年还在宣告线下商店死刑,转眼又变成线上线下需要融合,连孙宏斌也被忽悠进乐视接盘——大佬之所以成为大佬并不是因为每一次都判断正确,而是在判断失误后迅速通过一连串的自我审视、推倒重来纠正方向,甚至从中获得极大的成长。

这种启发特别适用于今天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比如人们最容易被“明星同款”、“专家推荐”、“网友热评”、“卖疯了”之类的舆论给带偏了节奏,但当你静下来试试苏格拉底的诘问法:

“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

“他们推荐的东西真的适合我的情况吗?”

“推荐的人是不是另有企图为了骗我的钱呢?”

当前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信息和知识,

而是知识素养——辨识真假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心怀一丝“杠意”。

04

作为杠精问法创始人,经典案例当然不止上面一个。

有一次苏格拉底和人讨论爱国主义,当时深受雅典人民尊敬的一位军事将领拉凯斯对此侃侃而谈,大谈要勇敢,要有献身精神。

苏格拉底就问道“那什么是勇敢呢?”

拉凯斯一时间竟然没答上来,他先说“勇敢就是在战场上往前冲。”

苏格拉底说,那如果为了消灭敌人,先撤退,再包抄,算不算勇敢?

拉凯斯说当然算,骑兵经长采用这样的战术。

苏格拉底接着说,那既然勇敢不是在战场上往前冲,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定义什么是勇敢呢?

拉凯斯说,那勇敢就是坚韧不拔。

苏格拉底说,这个定义很好,但是如果坚韧就是勇敢,那做一千个俯卧撑,也很坚韧,这是不是勇敢呢?

(拉凯斯脾气真好,我听完都想打人了。。)

拉凯斯说,这不算勇敢,我说的是明智的坚韧。

“哦?什么是明智的坚韧呢?

如果有一个人坚守阵地,但他这样做是因为早就知道援军很快就会来了;

另一个人也坚守在阵地上,但他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援军。这两个士兵,哪一个更勇敢呢?”

拉凯斯说,那应该是后一位——不计风险的人才是勇敢的。

苏格拉底说,如果不计风险就是勇敢,那么,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贸然跳进水里救人,而另一个会游泳的人跳进水里救人,哪一个算勇敢呢?

拉凯斯说,那我可能说的又不对了,没有经过训练,直接跳进水里是很愚蠢的。

好在那时候苏格拉底德高望重,大家又都是知识分子,

这种抬杠方式放到现在,要么得疯掉一个,要么被干死一个。

不过最后苏格拉底还是给了一个敢于勇敢的定义:

勇敢是去做合理的事情,无论危险与否。

在危险的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镇定沉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反面就是过度冲动,以至于失去理智。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05

苏格拉底70岁的时候,有位年轻人状告他不敬神以及教唆年轻人,把年轻人都带坏了。

后来上了法庭,苏格拉底也并不屑于为自己辩护。

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无罪时,苏格拉底对自己的哲学生活进行了“经典”的捍卫,表示宁可去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死亡是不是一件坏事,而停止他的哲学生活却是他知道的坏事。

苏格拉底称自己是为了雅典好,他把自己比作神馈赠给雅典人的一只“牛虻”,一生的使命就是不停地叮咬雅典这批已经变得又懒又肥的马,让国家和公民们保持清醒,让他们关注自己灵魂的健康——也就是各种德性或美德,而非外在的金钱、荣誉或者身体的享乐。

因此自己是雅典的恩人,而非罪人。

听到这里,501位陪审团成员也懵逼了——妈的老子听你辩护,你竟然还这么得瑟。

于是大家以281:220票的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有罪。

之后,他的指控者主张死刑,而苏格拉底这次回应中丝毫不减向死而生的倾向。

他不仅不承认自己有罪过,而且还说自己是个功臣,雅典人民应该把他供养起来,享受种种特权。

法庭对他拒不认罪的态度很是恼怒,判处了死刑。

06

其实依据徒弟柏拉图的记录,苏格拉底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

柏拉图探监的时候说他们已经准备买通监狱长,随时可以走。

但苏格拉底的“杠精”精神又一次爆发:

“我一生享受到法律带来的好处,不能到了晚年,做不忠于法律的事,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即使法律也有出错的时候。

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死。”

最后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自尽,向死而生。

07

苏格拉底死后,雅典人民又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真是狗日的民主投票制度啊)。

于是他们为苏格拉底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而那个起诉苏格拉底的年轻人迈雷托士,则被判处死刑。

我想,悼念他的陪审团成员应该会想起苏格拉底第二次投票被判死刑时,分别和正反两方陪审团说的话。

对于判他有罪的人,苏格拉底说其实躲避恶行比躲避死亡更难,因为只要稍不留意,人们就会落入恶行的陷阱,从而伤害自己的灵魂。

对判他无罪的人,苏格拉底安慰他们说:死亡要么是无梦的长眠——这样会非常美好;要么是还有来世,那么他可以在地府里继续和那些逝去的伟人谈话,考察他们是否拥有智慧。

最后苏格拉底说:“我去死,你们活着,我们谁的去处更好,除了神之外,谁也不知道。”

至此,我们再回顾一下苏格拉底所说的勇敢是什么——

勇敢就是在危险的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镇定沉着,去做合理的事情,无论危险与否。

08

最后以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来纪念这位杠精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你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杠意”,去怀疑别人的“一无所知”。

参考文献:

《苏格拉底的申辩》

《回忆苏格拉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