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独自芬芳无人识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AgnesAware
《我本芬芳》

《我本芬芳》
〔著〕杨本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2月版

人的生命力真是顽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都能活下来。
——《我本芬芳》

看完杨本芬老奶奶的这本小说,有点沉重,不单是为主人公陈惠才一生为家庭付出的艰辛,更是意识到小说的现实版只会更加残酷,而且不在少数。文学创作已经进行了艺术化的润色,只选择了典型的事例,不会事无巨细地把每天的琐事都呈现出来,而往往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容易把人给消耗殆尽。

故事的开始是陈惠才与吕在县医院食堂的意外相遇,惠才是在县里读书的学生,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在毕业前两个月被下放了;而吕是县医院里的内科医生,转业军人。惠才在人生绝望的时刻与吕结合,婚后的生活完全不是惠才想象的那样,甚至是更糟,她经常感叹的一句话,就是“结婚是最没意思的事”。

惠才的婚姻生活一点儿都不如意,两人结婚之后吕还是像单身时的生活状态。在生育之后,照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丧偶式育儿,还要照顾吕这个“大儿子”。身体上的苦加上精神上的苦,把一个原本心气很高在当时也算有文化的惠才,生生熬成了一个沧桑的妇人。但也不得不说,惠才本身的能干以及内心的善良,让她能一直熬下来,虽然历经艰难,但对于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也许真的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小说的一些细节之处很形象,比如惠才第一次去公婆家上旱厕的“恐怖”经历;饮用水与洗脚水是共同一个死水池塘。还有一些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细节,比如吕第一次给惠才的信中,不是情书而是一张自己的照片。小说的背景虽然离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远,但这些细节能让读者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而人性始终是不变的,小说人物身上展现的特点,都有可能在我们身边人身上出现,甚至我们自己都可能与他们身上的某些特征重合。

站在读者视角,很容易替惠才不值。但这是一本站在惠才角度写的小说,尽管用的是第三人称,但却没有惠才丈夫吕的心理描写,只能从他的行为和言语中判断他的想法,甚至仅仅只是猜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惠才在这段关系中,能主动做一些什么呢?

不要试图改变他人

“精神的饥饿才是她的致命伤,伤在灵魂。”
不可否认,惠才的确是非常能干,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吕能够“安心”做一个甩手掌柜。明明有能力有想法的惠才,却一直在寻求吕对她的认可,而吕几乎每次都没有到达她的期望,甚至还经常做出一些伤她的心的事。每次但凡吕做了一点点事,她又觉得吕还行。

惠才一直抱怨吕对他不好,而小说中的吕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心胸比较狭窄,只顾着自己。惠才可能一直希望以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他,能够让他对她好一点,但失望的时刻总是占绝大多数。人的本性很难改变,改变别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惠才在改变吕的过程中,一次次的失望是必然的结果,她是不可能改变他的,甚至越是想要去改造他,越是想让他跑。

这场婚姻对于惠才来说的确很不幸福,当初结婚时还指望吕能给她一些考学和读书的建议,结果一结婚这事就像没有一样。这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人来说,打击很沉重。之后她就像坐上了旋转木马一样停不下来,陷入婚姻的泥潭而无法自拔。我不知道如果惠才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是不需求他人的认可,放下改变他人的意愿之后,精神上会不会更开心一些。

多关爱自己的需求

“人世多艰,却也不乏温情。”
自始至终,惠才都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一位。以惠才的能力,找工作并有那么困难,甚至曾经出现过两次很好的工作机会,但为了家庭,也可能是自己的不自信而最终放弃。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她能力很强,所以培养的孩子都非常不错,这当然是后话了,代价就是牺牲了她自己。

惠才在文学创作上也比一般人强,投稿的诗篇还被选中过。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法,让她在家做家庭妇女,对整个家庭是有好处的,但对她个人来说是巨大的浪费。讽刺的是,她的才华有时反而变成别人笑话她的点,觉得这么有本事也不是在家这么辛苦这么累,一个人要承担那么多,潜台词可能是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

她对自己的关爱实在太少了,一直忽视了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妈妈远在别的城市,疼在心里却也无能为力。好在有身边的邻居对她关爱,让她感到了一丝的温暖,但这些也都是暂时的。丈夫的漠然和不关心,他人的关心是远不可能来弥补的,甚至有时连邻居都看不下去。

如果惠才能多关爱自己一些,先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好,也许也不会那么执着于改变吕对她的态度。寻求他人的认可是被动的,而关爱自己是主动可以做的事。只有自己过好了,过得开心了,其他的事才会跟着好起来,才有能量更好地去照顾好他人。

宽容自己的选择

“没人拿棍子或用绳子逼着她和他在一起,逼迫她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读的过程中,当然也不免会冒出一些想法来。比如惠才为什么要结婚;明明一个人就能把孩子带好,为什么还要跟吕在一起过日子遭罪受。这些想法当然是很为惠才所不值,但却没有考虑小说的背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选择,那事后诸葛亮谁不会呢。

回到惠才成长的年代,她做的这些选择并没有多少意外。她提到的“无形的力量”对于没经历过的人可能无法想象。而且回到当初,站在当时的背景下,相信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不要站在现在的立场后悔过去的选择,回到当初大概率还会是同样的选择,这其中受到了当时认知的影响,也有外部条件的限制。对过去的自己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

惠才为了家庭的牺牲,在小说中并没有体现出特别多的抱怨,回到当初可能还是会那样做。从她后来的发展看,她还算是自己能力比较强,把日子熬过来了,有很多同类人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这也与她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小说的最后,她得不到吕的正反馈,就回书房写作去了,人生到了最后,写作成了她生命能量流动的出口。


整本小说中都没有出现吕的大名,一直是用吕这个姓或才他来指代。从中也可以看出对这场婚姻是多么得不满,连一个名字都不愿意给;而惠才这个名字,更是暗示了原本可以芬芳绽放的生命与现实遭遇的强烈对比。

但还是如前文提到的,吕的内心独白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当结尾处,吕表达了下辈子不想再跟惠才一起的想法时,在外人看来肯定是吕这个人有问题,但吕经历了什么,我们也不清楚,所以也不好对他的回答有非议。我甚至相信,如果站在吕的角度来重述一遍这个故事,会是另一个版本。每个人的感受差异太大了,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的感受。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无人能替代自己受苦,也无人能夺走自己的快乐感受。小说里短短的一行字,背后可能是无数沉重又无奈的故事。独自芬芳无人识虽不尽如人意,但我们更应该有独自芬芳自己享的心态,把人生的主动权拿在自己手上。不管是开心还是痛苦,都是人生的经历,无法避免,甚至有时失败与挫折才是人生的常态。而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把自己看得有多重要,对自己有多关心,会影响着我们大大小小决策时的选择。

—END—

相关阅读:
《知道看不见之后就能看见了》:https://www.jianshu.com/p/181a16780033
《我们身边的金智英》:https://www.jianshu.com/p/e1c5f438acf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