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创作中“脸谱化”、“概念化”的表演现象
如何解决创作中“脸谱化”、“概念化”的表演现象
表演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千篇一律。
在传统戏剧中尤其是京剧,通常以脸谱直截了当的表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奸臣,谁是忠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表演形式和更多的表演素材,这种“脸谱化”的表演形式就显得吃力和单一了。同时在表演的发展过程中,也诞生了许多表演的理论概念,用来去指导后来学习表演者,或者传播自己的表演方法,这些概念对于初学者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还是很适合的,但真正到实践的时候一定不能刻板的照搬理论去表演。
归根结底,表演终究是演人的艺术。人无完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大家都会笑,可笑声还不一样呢!
演员的不同、角色的不同、时代背景、故事背景、题材风格、年龄、时间、空间等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一定不是相同的或者一成不变的“脸谱化”“概念化”表演。
表演这门学科,包含了很多东西,可以饰演各式各样的人,各种风格,各种性格。演员要敢于二度创作,甚至三度创作,要敢于创新,合理的把角色掰开了、揉碎了去理解分析,再捏合成想要呈现的人物,抓准人物特点放大,展现出角色的人格魅力,要学会真正的塑造、创造,而不是一味的模仿、照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解决创作中“脸谱化”“概念化”的表演现象,首先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多看好的剧,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对文学的理解力提升以后,对剧本,对人物,对台词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肤浅的流于表面,会让自己的表演发生质的改变。当你演的东西有层次、有质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成为自己的有思想的表演,塑造出来的角色也有了色彩。
然后积累。多看戏,多看剧,知道什么是好的表演,什么是真听、真看、真感受,学习怎样把所学融会贯通,真正将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活学活用起来。表演是需要演员不停输出的,演的都是当下向前数的所有人生经历,所见所闻,平时要注重热爱生活,多观察生活,有意识地进行人物积累,情绪积累。不停地积累,会让自己在创作中不断有新的东西可以拿出来用。
最后就是找到共性和特质。只有先知道什么是大家的共性,也就是认知或形式的“脸谱化”“概念化”,比如开心会笑,伤心会哭之类的。只要是具有普遍性、共性的就要能够做到抓得准,把握得住,同时深入挖掘自身,甚至是剧本所赋予角色的特质,通过表演实现共性与特质的结合,从而解决创作中“脸谱化”“概念化”的表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