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峡江的转弯处》第一记

2024-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白开水的幸福时光

大概每天早上七点钟左右就醒来了,是生物钟在作怪,还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就没有那么贪睡了?可是,我还没到一定年龄啊,哈哈。不过现在的睡眠确实是少了,真心羡慕那些倒头就睡,睡得特别香甜的人。我现在睡眠很浅,再也不是睡得像石头一样的人了。能吃能睡就是福啊,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悟到幸福真谛就是无病无灾,能吃能睡。原来真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有道是“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醒来了就不喜欢在赖在被窝里了,这是我的习惯。于是,爬起来打开台灯继续看陈行甲的人生笔记《在峡江的转弯处》,虽然之前看过一遍了,但是还想看第二遍,好看就是有魔力,百看不厌,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

结缘这本书还是在朱妈妈组织的一次读书会上,听到鑫推荐,感觉很有意思,就借来了。对于好书,总是有一种天然的直觉。果然好看!

陈行甲的人生履历,比任何小说、电视剧、电影都精彩。这本书是他的人生笔记,所叙述的都是真实的事情。从他出生、求学、从政、读研、留学、辞官、走上公益之路写起,几乎涵盖了他所有的重要经历。

书写得好,是因为做得好。陈行甲在多数人眼里就是一个传奇,不折不扣的传奇。在被任命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在外界都以为他的仕途从此开挂之后,他居然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辞官做公益。这让所有人都不理解,不过传奇的人之所以传奇就在于他们的特立独行,不需要理解,遵从内心,这才是真正的洒脱和霸气。别人是否理解,不重要。世俗的眼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而不是迎合外界的眼光和评判。这样人是坦诚的、勇敢的、特立独行的。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活出与众不同的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拥有不被定义的人生,才能看见生命的无限种可能。写到这里联想到了暑假在行走现场遇见的王学斌老师,也是很能折腾的一个人。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令人佩服。

今天早上看的内容是这本书的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作者主要回忆母亲的一生,重点讲述了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其中提到了母亲爱干净和有悲悯之心的特点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母亲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无论是打理家庭还是教育孩子,都很重视干净的教育。母亲的生活哲理是“爱干净穷不久”。家里的厨房虽然陈旧,但灶台总是被母亲擦得锃亮。门口的柴火总是码的很整齐。衣服虽然有补丁,但也要穿得干干净净的,这是母亲对小行甲的教育。

家门卫是路人歇脚的地方,母亲总是把那里打扫得一尘不染。遇到有人歇脚,还会主动给人家端水,送筷子和家里自制的酱。村里的一家人不招人待见,但母亲总是借给他们烟,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还过。母亲说了“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谁会借盐呢?我们不借给他们,谁会借给他们呢?”

这一家女子提媒没有衣服穿时,母亲就把自己当年出嫁时穿的的确良衣服拿出来连夜裁剪,送给人家。这就是母亲,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影响着小小的行甲。母亲的干净、勤快、悲悯,影响了陈行甲的从政之路、公益之路和人生之路。要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官员,要勤快,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弱者,这些是母亲刻在行甲骨子里的东西。

所以,行甲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以至于母亲去世多年,他都难以释怀,以至于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他提到母亲时情绪激动,数度哽咽,情绪不能自已。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影响他人。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这一点陈行甲的母亲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漂亮。一个好妈妈胜过无数个好老师,一个好官员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所以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妈妈们任重道远。家庭教育的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把孩子教育的问题放在首位,这不仅会影响和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更会影响与这个孩子有关的无数人的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