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养家糊口
今天,看到了一篇王天乐(路遥弟弟)写的纪念作家路遥的文章。里面叙述了路遥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1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后的情形:“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路遥早在发表《人生》的时候,已经是知名的作家,《平凡的世界》更是让他如日中天。一个如此著名的作家,居然要借钱去北京领奖,而且连自己的作品都买不起!领奖日期临近,弟弟王天乐在外借了钱,火速赶到西安火车站,送给焦急等待的路遥,愤愤地说:“今后不要再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路遥咬牙:“日他妈的文学!”
年仅42岁的路遥去世于1992年,他所处的时代,作家的稿酬相当有限,而且那个年代尽管路遥名气很大,但给他在物质生活上带不来多少实惠,他只能靠微薄的工资和有限的稿费度日。当时他的《平凡的世界》影视剧改编费用才680元!
当然,如今的“文学青年”,日子比起路遥那个时代,要好了很多。首先,“文学青年”是一种光荣而又时髦的称呼。再者,随着《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火热追捧,成千上万的人做起了作家梦,梦想靠一支笔、几本纸改变现实,改变命运,乃至名扬天下。
但是,写作之路,非常艰难,仅达到发表水平,就需练笔多年。即使能发表几篇作品,稿费也少得可怜。大多数人若不靠供职于一个单位,拿一份工资,别说养家糊口,连自己的肚子都混不圆。靠写作成名并成为富豪的,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凤毛菱角。全国有几个郭敬明,有几个韩寒?而且即使是郭敬明和韩寒们,也不仅仅靠写作生活,他们还有其他的“头衔”或者说“工作”,其他的一些作者,如唐七公子,顾漫......甚至是由于写作《三体》而获得雨果奖的刘慈欣,他们也都有自一份正职工作,写作只是兼职。
文学,到底能不能养家糊口呢?或者说,当你把文学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具的时候,那其实已经脱离了认真创作,用心写字的“文学”的初衷。你可以说,靠写字赚钱(这还需要写一些带广告或者策划案性质的软文才能做到),也可以说用你的文学素养作为你可以赚钱的工作根基。
写作不是可怜的事业,也不是穷人的事业。重建写作的尊严,最基本的前提是重建写作者的人格,而最基本的人格又建立在最基本的生存上。
自由作家陈启文是这样说的:“我没有直接选择写作,而是先选择赴南方谋生。在历经数年打拼之后,我在故乡岳阳买了两套房子,一套小的用来做自己的书房,一套大的安顿好老婆孩子,还有父母亲。然后,我又清楚地计算了一下,我手头的存款至少可以支撑我和我的家人过上五年安稳的普通人生活,也就是说,在五年之内我绝不需要靠渺茫的稿费来为生,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举债或乞讨。于是,我觉得可以了,一切已经准备好了,我可以平静地坐下来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了。”
也有人做过调查,如今,新兴的网络写手们,就算是小神级别的,也很难靠码字维持生计。付出与收入有很大出入,比一个普通工人收入还少,再有就是因不稳定而身心疲累。当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受,万事开头难。如果你足够努力,每月几百到一千左右吧。一般网络写手不能靠这个养家糊口,作为业余爱好来写,只能挣点零花钱。
有志于写作的小伙伴们,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写作,可以是一个爱好,可以是一个兼职,但是最好不要把它当做养家糊口的手段,因为那会让你急躁,让你不能平心静气。如果你有志于专职写作,那么请先储蓄一笔可以让你至少短时间内衣食无忧的基础存款,再来专心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