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时可以,忍一生可以吗?
“得无生忍”,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忍辱”是大乘菩萨的般若六度之一,意思就是要会忍、能忍。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可见忍有多难。
忍是一种智慧,并不是要你一直在忍,而是忍在当下,给自己一个觉醒的时刻,给自己寻找更好问题解决办法的智慧。那么,怎样做才能忍得有智慧,有效果,有价值呢?
其一,了解古圣先贤智慧,让智慧为我们保驾护航。人到中年,体力精力都不如青壮年时候,也有很多无助无奈无望的时候,所以总想找一些能化解的方法。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喜欢听《心经》和《金刚经》的音频,也渐渐理解“空”和“无”的智慧,凡事皆空,凡事无常,何必执着于一时一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很多事物,原本就是无,因此不必太执着,又何必自生烦恼呢!“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很多想法,都在一念之间,很多事情不在于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你看开了,这件事就没那么严重。
所以,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先贤智慧来相伴加持。
其二,忍并不是一直去忍,而是忍在当下,给自己一个缓和的时间,给自己一个寻找更好的智慧解决的办法。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可能是你的老师或长辈,遇到冲突的时候,一味地任着性子怼过去,结果可想而知,你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儿,结果很可能是双输。
记得表姐家的孩子在学校上学时,有一次上课说话,被老师当场撤掉班长职务,撕掉了准备给孩子颁发的奖状,还说让孩子滚出教室并罚站一周。表姐听完孩子叙述后,很气愤,认为老师处罚方式不当,当时就想到学校找老师理论。但想想又觉得不很合适,就在事情过去两天后,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在理解老师教学工作辛苦的同时,也把自己心里难受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出来,并希望老师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孩子,不要太情绪化。老师收到信后,很快给表姐回了电话,解释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并感谢表姐给予的反馈,说以后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后来,孩子和老师也相处的很好,老师也很用心教导孩子,孩子的成绩也很稳定。
写在最后
忍耐是一个人积蓄力量、修炼自我、厚积薄发的阶段。
欲成大事必须忍,忍耐是一种人生智慧,忍耐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做更有利的选择和行动。
生命是一份体验,既如此,那就享受这份“忍辱”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