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水中桥”吗?
走南串北,有幸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桥。曾写过一首题为《问桥》的诗,“你让我想起母亲手中的一根针,将大地的裂口,缝了又缝;/想起父亲日渐伛偻的脊梁,驮着日子,步履蹒跚……”赞颂了桥的无私与谦卑。
但无论是大的、小的、壮观的、简陋的,只要它姓“桥”,都是建在水面上。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凡事都有例外,你可见过建在水中的桥吗?
这“水中桥”,是福州长乐琅峰村现存完好的一处“古迹”。它的出现,当然跟村子的地理方位有关。倘若你站在村子的正面望去,就会发现琅峰村东、北依山,山势险峻,为天然屏障;然而西面与南面却一马平川,毫无遮拦。
明朝中叶,社会龙蛇混杂,常有盗匪与一些不法之徒,借平川之便,长驱直入,闯入村里为非作歹,闹得村民人心惶惶。
那时的琅峰只是个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现有人丁过万),势单力薄,就像一块摆在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村里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血气方刚的,再不愿过着这种任人欺淩的日子。为了加强村庄防卫,他们效仿县城的护城河,在村之西面与南面,挖了一条护村河,引来三十六湾山清清溪流,绕村而行。
可护村河挖好了,桥应如何修,却一时犯了难。有人提议也像县城的护城河那样建一座吊桥,需要时放下,不要时吊起来。这想法不错,可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根本就没有实力来完成如此宏大的一个工程。再说了,即便有能力建吊桥,平时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来启放沉重的吊桥。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负责修桥的李老伯提出修建“暗桥”的主意——桥隐在水中,遇盗匪时便于守卫,对防范盗匪很有益处。这个主意与村子里的族长公不谋而合,便拍板定下方案。一时间,打石的打石,清基的清基,全村男女一起出动,在流道与长尾道两个地方,建起了两座天上人间绝无仅有的暗桥——水中桥。
这两座水中桥隐在水下,水深过膝,波光粼粼之下,很难确定水下虚实。自从建起这两座桥之后,匪盗来犯的次数大大地减少了。
但还是有“不怕死”的,刘虎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本是一名官军,因不服管教,从军中逃逸,落草为寇,纠集几个喽啰,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刘虎既凶残又狡诈,在这一带恶名昭著。倘若哪家小孩哭泣不止,只要说一声“刘虎来了!”便噤声不敢哭了。
这琅峰村村子虽小,却很富足,自然也成了他打劫的对象。但他并不盲干,而是经过多方打探,将水中桥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后才行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他带领喽啰来偷袭。当他的人马趟过水中桥,正要爬上岸时,只见空中飞来带火的箭矢,把护村河的水面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一支支利矢还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正要上岸的劫匪…
原来琅峰村不仅挖了护村河,建了水中桥,而且还把年轻人组织起来,聘请离职的老教头教授武功。他们特别擅长射箭,认为弓箭能在远距离射杀敌人,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最好兵器,所以个个都练出了“百步穿杨”的好身手。
经历这一战后,琅峰声名大振,以民风强悍闻名于世。1941年8月4 日,当地老百姓和抗日游击队,又用老办法,在琅尾港小冬浦段之南岸桔树林里伏击日寇,击毙日酋中岛中佐和村野分队长以下42人,击毁敌艇一艘,而我方却无一伤亡。为纪念这场胜役,于1990年9月3日在琅峰村建立了“琅尾港抗日伏击战纪念亭”,以激励后辈。
自从有了水中桥,人们进出琅尾村,男人都得涉水而行,女人则由男人背着过河,这种风俗民情,真叫天下独一无二。为此,周边村庄的姑娘家都很乐意嫁给琅峰的小伙子,这使得周边的小伙子特别忌妒,他们编了则“秃头背老婆”的笑话来奚落琅峰村人。说的是,有一天,有个秃头背老婆过桥,恰逢洪水过后,秃头越走水没得越高。为不让水打湿老婆,最后干脆把她顶在脑袋上。老婆乐得直叫:“太爽了!”秃头说:“你当然爽了,我可是越走越看不见了…”这则带有情色意味的笑话,让琅峰的后生气得火冒三丈又无可奈何。
据传,这二座水深过膝的水中桥,自明中叶一直使用到晚清,才被水上桥取代。后来水中桥虽然不用了,可是村里人十分珍惜这一古迹,谁也不敢破坏它,至今完好无损。近年来因护村河水位降低,这两座水中桥已露出水面,但古人修建水中桥的佳话仍为后人津津乐道。